河南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最新考古发现:发现一座隋代汉白玉石棺床墓葬

河南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0年4月,在一处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意外发现一座隋代汉白玉石棺床墓葬。日前相关报吿出炉,通过墓志记载,墓主身份证实为高昌王室后人麴庆。其墓葬位置虽位在中原,但仍展现了东西文化交融的特色。

河南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最新考古发现:发现一座隋代汉白玉石棺床墓葬

这座隋代墓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墓,墓室与墓道、甬道结合呈现「甲」字形。墓室内有一具设围屏的汉白玉石棺床,棺床由床踏、床座与围屏组成,床踏为三块青石,嵌入棺床下。棺床均刻有图案纹饰,并有彩绘和贴金,可惜色彩大多脱落,图画主题多围绕墓主的日常生活与宗教信仰,而床座的雕刻最为精致,有瑞兽、神像与圣火坛。学者依此图案的艺术风格,认为除了佛教之外,还有祆教、摩尼教的影响。

在棺床前方、正对墓门处,两旁各放置着墓志,分属于墓主麴庆以及夫人韩氏。根据墓志内容,麴庆为麴氏高昌国(位在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第一任国王麴嘉之孙,其生前曾为北齐平阳王府参军事(武官官职名,本为参谋军务之称,为军政长官之幕僚),韩氏则为名门之后。

那么位在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国,当地墓葬风格又是如何呢?

公元5世纪至7世纪中叶,吐鲁番盆地曾先后出现四个独立王国为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与麴氏高昌,皆为汉人在西域建立的独立王国。高昌国所处位置不仅是西域交通要道,更是古代西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之一。

高昌这一名称由来,与汉元帝(公元前75-前33年)曾在这块土地上修筑军事壁垒有关。因「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称为「高昌壁」、或称「高昌垒」。也有学者认为高昌应是「高车」讹传,因为高昌的地势并不高。

吐鲁番盆地墓葬风格特色

由于吐鲁番盆地位置,过去有许多民族在此建设开发,因此有相当丰富的文化,连带有一定数量的墓葬文物出土,尤其自1959年以来考古团队在此地较大规模的发掘,发现大量的五胡十六国至唐代中期文物。墓室、墓室壁画与随葬品,除了能够反映当时人们的宗教生死观,也在某些程度上展现日常生活方式、经济型态与文化特色。

学者深入研究了吐鲁番盆地无论是两晋、十六国的高昌郡时期,还是北魏、唐代的高昌王国时期的墓葬,皆出土大量的纸制服饰,有帽带、鞋子、枕衾、物衬等。这些纸制陪葬品,都是利用当时废弃不用的公私文书,重新裁剪黏合而成。因上头多有文字,在今日则成为重要的历史研究史料。

丰富的隋葬品,都需要一份「随葬衣物疏」(为纪录随葬品列表的文书),确保陪葬品的数量,不过这份文书后来逐渐有祈求冥福的意义。而衣物疏所记录的内容,并不仅记录随葬器物的名目与数量,同时也反映当时社会财富、地位的象征,以及厚葬观念。

古人相信有了「随葬衣物疏」,死后在阴间可作为财产证明。因此疏文里,普遍会写道:「随葬衣物乃是墓主所有,别人不得冒名认領取用,否则将提出诉讼」等文字。为了确保陪葬器物不被盗用,故疏文上写有「请书人」与「时見人」作为見证者,而这样的安排与社会上的契约文书(如借贷、买卖、租赁)相似。

学者进一步发现,晋代开始吐鲁番地区兴起在墓葬中摆放随葬俑。到了十六国时期,只要有出土木俑的墓室,也多绘有壁画、随葬木器也较多,此外还有丝织品、银器和漆器,以及文书等。不过在麴氏高昌以前,墓葬少有泥俑,直到唐代武周时期泥俑才逐渐增多。

由于吐鲁番地区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时,所建立的各个政权其统治者大多是汉人,学者进一步考查这段时期,高昌城和交河附近的主要墓地,其埋葬的死者也多是汉人,尽管该地之丧葬习俗、宗教艺术具有浓厚的河西地方色彩,但仍在汉人的葬俗架构下。而麴庆墓的发现,对于未来研究高昌国王室族裔的变迁、宗教信仰的传承变化,或是祆教、摩尼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大有帮助。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提供最新、最快、最热的各种热点资讯阅读分享,欢迎大家关注!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无心
    无心 2021年1月8日 12:11

    汉白玉石棺是个好东西啊,可以赠送给贪官们做过年的礼物啊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