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气飘飘,当涂的道教名山,背后蕴藏着多少传奇故事

葛洪与葛阳山

马鞍山市区东北与江宁接壤处的葛阳山,自古以来就很有名,是因为晋代著名道家葛洪在这里炼过丹。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

09fa513d269759eec8296b7ab2fb43166d22df02

咸和初年(326)在朝中任散骑常侍。他很有才学,咸帝任其为“大著作”官职,他固辞不就,专心致志研究和从事炼丹。炼丹需要选择优良的原始材料(纯净的山泉和矿、植物品等),于是他来到了距离南京较近的葛阳山,山上有一个十分幽静的“羊耳洞”,葛洪就在这个洞里,炼丹修行。

葛阳山高177.5米,是一座小山。山石不多,但野生植物资源丰富,野生草类很多。又有一座天然幽静的“羊耳洞”的优越条件,葛洪在葛阳山就是采取炼丹(地元丹)和修行(人元丹)相结合的修行方法。“羊耳洞”前有一块方石名叫“八仙台”,各地炼丹的道家,常来这里聚会、下棋,他的修行生活,过得很是逍遥自在。

陶弘景与横望山

陶弘景(456-536),宇通明,丹阳郡秣陵(今南京)人。出生于江东名门。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陶弘景不仅在道学、医学与文学方面成就很大,而且一生喜欢游历,曾遍历名山,寻仙访道,研习药学。基至常在深山隐居,故人又称他为“陶隐居”。

2021112417265982

其中,当涂横山澄心寺。即是他当年隐居之所。横山,又称横望山,因四望皆横而得名。主峰太阳宫海拔459米,曾为当涂县境内第一高峰。山势巍峨,林壑幽美,横列若屏障,山中有“龙井寒泉”、“丛林夜月”、“石门古洞”、“绝壁垂松”四景。当年陶弘景隐居的澄心寺,位于横山南麓十保山西侧,也是当涂境内著名寺院之一。澄心寺前身称隐居院,即是因陶弘景在此隐居而得名。后来的澄心寺正建于当年陶弘景读书堂之故址,所以这一带有关陶弘景的遗迹基多,诸如贞白五井、白月池和灰井丹灶等。其中陶弘景炼丹遗址“丹灶寒烟”即是古代“姑孰八景”之一。

2021112417270281

澄心寺所处之地环境清幽,风光旖旎。“平湖横于其前”,如同明镜一般。“群峰环其后”,“突兀老苍,千夫拱立”,有若佐护之屏。陶弘景在这里读书、思索、著作、采药、炼丹、修身,其隐居生活既充实又宁静。他曾在横山隐居时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短短20字,却形象地表达了陶弘景那淡泊的隐士情怀、清逸隽永,为历代所传诵。

丁令威与灵墟山

道家有10大洞天、36小洞天和72福地之说,其中的“十四福地”便是“灵墟”。在古代,灵墟山比黄山、泰山还出名。相传丁令威在此得道成仙,姑孰灵墟山亦是道教“羽化成仙”传说的发源地。

东汉年间,辽东有个叫丁令威的青年,曾为泾县的县令,可他无心做官,一心只想修行。在访遍了江南的大山名川后,终于在路过姑孰时,看见了一座无名山,他眼睛忽然一亮,脱口说道:“此乃我梦中向往之地”。灵墟山松涛振壑、幽静之至、松罗密布、寒烟袅袅。丁令威感应到山中之灵气在萦绕,正因为不是名山人迹稀少,修炼真丹才不受凡人干扰。

他来到灵墟山,住进了山腰间的山洞,一边诵经修道,一边苦练“九丹”。第一之丹名曰丹华,第二之丹名曰神符……第九之丹名曰寒丹。服完炼成的九丹,就可以得道成仙,天上人间任其游。丁令威苦心修道,终于有一天,他在灵墟山炼成了多少世人向往的九丹,他一一服完,安然睡去,一睡便是七七四十九天,就在第四十九天那天拂晓,一道五彩光炬从灵墟山顶直冲云天,十几里外的人都能看见。天空中一只飞鹤在空中盘旋了几圈,便向北飞去,那飞鹤便是丁令威。丁令威得道成仙后,回辽东看望家人,可叹,天上一日,人间数年,丁令威看到家乡物是人非。

丁令威成仙后,姑孰百姓很怀念他,把他炼丹的旧墟称之灵墟,山上至今还有炼墩、洗鹤池遗迹,此山便称灵墟山。道人们经常往返炼丹取水的小溪就叫“炼丹河”,“炼丹河”下游的圩田叫“八卦圩”,取水路上的一座桥叫“三仙桥”又称丁家桥。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赋诗道:“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和合二仙与凌云山

在民间信仰和道教文化中,素有“和合二仙”一说。历史上,“二仙”作为“家庭和合,婚姻美满”的象征意义早已深入人心,今天,当我们再谈论起“和合二仙”时,由婚姻家庭的和合扩大至社会家国的和谐,赋予了道教和合概念在当今时代的新意义。

574e9258d109b3de5438d8feefc8de89810a4c24

民间传说,在今当涂凌云山(有遗址),和合二仙在此山洞中隐身,凌云山不远处有一村庄叫蟠龙村(今为沱塘村),村里有一深塘,叫沱塘(今有遗址)塘里有一条怪龙,专吃人畜映照在塘中的影子,被吃的人畜就会萎靡不振,什么药都医不好,慢慢死去。村中有一姓李的寡妇,因儿子也受其害,四处请医求药,其慈母之心感动了乔装乞丐的和合二仙,对李寡妇传授治病之法和降龙之术,李寡妇照二仙的吩咐,用蒲草做成两把草剑投入塘中,杀死怪龙,救好了儿子的病和众乡亲。之后,李寡妇将事情经过告诉了众多乡亲,二仙因仙踪泄露,便离开蟠龙村,来到采石小九华山洞隐身。闲来无事,便跳舞玩耍,被一青年渔民看见,惊动了二仙,只见他俩朝洞的深处走去,再也没出来。从此,那个青年渔民把学来的舞蹈传给了后人,取名叫“跳和合”。

明末清初“跳和合”在采石一带十分盛行,每逢过年过节,庙会、集市等民间民俗节庆常有“跳和合”的表演,随着时间转移,会跳和合的人逐渐稀少,濒临失传。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您身边的美好生活服务商。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