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宋朝国号由何而来?赵匡胤兼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即帝位后,便以宋州的“宋”字为国号,自称宋太祖。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赵匡胤的父亲名字叫做赵弘殷,殷即殷商,意思是赵家要发扬殷朝。巧合的是武王灭商之后,把商朝贵族微子分封到了宋国,宋和父的名字存在一个巧合。赵匡胤的最初的起家地盘是宋州,而宋州就是当今的河南商丘,商丘又是商朝的发祥地,于是赵家和商朝似乎又多了一层神秘的联系。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也就是国家的名字。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怎么定的呢?《论语·子路》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名正方可言顺,确立了国号也就是名正了,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史记五帝本纪》说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中国这些朝代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国号呢?这些国号又有着怎样的由来呢?

宋朝国号由何而来?赵匡胤兼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即帝位后,便以宋州的“宋”字为国号,自称宋太祖。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赵匡胤的父亲名字叫做赵弘殷,殷即殷商,意思是赵家要发扬殷朝。巧合的是武王灭商之后,把商朝贵族微子分封到了宋国,宋和父的名字存在一个巧合。赵匡胤的最初的起家地盘是宋州,而宋州就是当今的河南商丘,商丘又是商朝的发祥地,于是赵家和商朝似乎又多了一层神秘的联系,这是第二重巧合。第三重巧合就要提到我国的五德思想。古人认为朝代的更迭和五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帝喾的儿子阏伯也在商丘修剪过阏伯台,尧帝把他封为火正,祭祀大火(天上的一颗星星,属天蝎座),而这阏伯也是商人的祖先。而后周是木德,宋自然也是火德。同时,宋拆开是宀和木,木就是房屋,代表的是安邦定国,国家安定的意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继后周之后的中原正统王朝,所以对于国号的命名也颇为煞费苦心。赵匡胤是后周第二代皇帝柴荣的最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手握重兵。后周时,赵匡胤随周世宗历经沙场有功,授殿前都点检(即统领精锐禁军之长)和检校太尉,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周世宗死后,七岁的幼子宗训(恭帝)即位。当时守卫京城大梁(今开封)的将官就是赵匡胤。显德七年(九六○年),驻守镇州,定州的官兵谣传辽国和北汉南侵,后周宰相范质等人立即派遣赵匡胤率禁军前往迎战。当赵匡胤抵达陈桥驿(今河南开封市北二十里的陈桥镇)后,他授意其弟赵光义、赵普把黄袍加在他身上拥戴他当皇帝,史称“陈桥兵变”。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随后,赵匡胤率兵火速奔回京城。由于京城防守空虚,毫无戒备更有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作内应,便轻而易举地夺得了皇位,当了皇帝。《宋史》本纪第一太祖一载:“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巳,大赦,改元,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宋朝以前的王朝,国号基本上都是看封地和家族世系这些。武王伐纣,周替殷商,周是商的封臣,周王从诸侯国王变成了天子,国号周是有根据的。秦灭周后,横扫天下,秦是周的封臣,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国号秦,也没有问题。秦末乱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楚汉之争获胜后,刘邦称帝,国号汉。曹魏代汉,汉天子禅位与魏王曹丕,魏是汉的封臣,国号魏。魏帝也是禅位给了晋王司马炎。接下来隋唐也是,随国公杨坚建立隋朝承此爵号,又因随字有走之,认为不详,就去掉走之,号为隋朝,唐王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号为大唐。因为赵匡胤的“龙潜之地”就是在宋州另外,后周的第二个皇帝柴荣,他的姓“柴”字下面有一个木字,而他的名繁体字应写为“榮”,下面也是有一个木字,上面还有两把火,这不是等着让赵匡胤、赵光义两把火把他烧个精光吗?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后统一中国,由于疆域相对南宋而言到达黄河以北,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北宋亡。宋高宗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继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赵构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绍兴八年(1138年),以临安府(今浙江杭州)为行都,称为行在。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宋朝虽然疆土不大,但是其实他是一个经济强大的国家,只是因为“弱化”武将地位的缘故,让宋朝人重文轻武,于是北宋,破亡于金,1127年靖康之变,宋室南迁临安,史称南宋。当时并立政权辽金,他们国号也有一种说法。完颜阿骨打曾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 宋朝=送朝,送岁币、纳绢、称臣。宋太祖赵大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后不给任何人武力做大的机会,消除都点检官职,限制节度使调兵权,一切军权收归国有。可惜的是,宋朝的武将培养得分太低,远不如文官昌盛,以文制武,遥控指挥武将作战,使得前线将士难以放开手脚,结果一败于契丹、二败于高丽、三败于西夏、再败于女真,从送岁币、纳绢到称臣,受尽了屈辱。虽然宋朝苟延残喘300多年,但经济发达军事羸弱,被周边列弱轮番欺辱确是事实

大宋王朝

《百家姓》的排列方式为什么是以赵为开头呢?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到了宋朝,已经有几百个姓氏。《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一个书生为当时的蒙学(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幼儿园)编辑的启蒙读物。《百家姓》以“赵”开头,但“赵”既不是出现最早的姓氏,也不是人口数量最多姓氏,为何《百家姓》会以“赵”开头呢?《百家姓》和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现在多数人都不会背诵“三百千”了,但是“人之初”、“天地玄黄”和“赵钱孙李”却还能张开而出。

《百家姓》编于宋朝,《百家姓》是宋朝初年编订的,而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创立的,既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的的姓氏“赵”是国姓,所以放在第一。“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先来说说《百家姓》一书,说是百家姓其实并不止100个姓,而是有568个。其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吴越地区,但是并不一定出自某一人之笔。其书四字为一句,押韵且朗朗上口,虽然后世的明朝编有《皇明千家姓》、清朝编有《御制百家姓》,但是由于篇幅过长和不够押韵,故而没有宋朝的《百家姓》流传广。根据《姓纂》记载,赵姓的由来是这样的:“帝颛顼伯益嬴姓之后,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因以为氏。”由此可见,最初以赵为姓的人,是颛顼帝的子孙造父,他以善于驾御,于周穆王的时候,得到了赵城这个地方为封地,就以封地的名称做为自己家族之姓,而世代相传下来。当时的赵城,现在的位置大致是在山西省赵城县西南。后来,这个家族曾繁衍到天水(今甘肃省)、南阳(今河南)、金城(今甘肃)、下邳(今江苏)、颍川(今河南)一带。这是赵姓的由来。而这个家族,从一开始便十分显赫,在春秋时代,自从赵衰辅佐晋文公定霸,赵氏子孙就世代为晋国的大夫,权倾当朝。到了春秋末期,也就是周威烈王的时候,赵家的权势更大,进一步与同为大夫的韩家和魏家瓜分了晋国,而分别自立为一个诸侯,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三家分晋”。后来,赵国的国势越来越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其都城设在晋阳,也就是现在山西省太原县的北面。

姓氏本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年间,宋朝的统治者姓赵,赵姓堪称当时的国姓,编者为了表示对赵家天下的尊敬,就让“赵”成为众姓之首《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不过,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姓氏何止百家,就仅是汉族也不止这个数。据说,有记载或有据可查的姓氏,可达5600个之多。这其中有单姓、复姓、三字姓、四字姓。此外有的民族,比如傣族,就有名无姓。

根据《姓篡》的记载,第一个以赵为姓的人是造父,他在周穆王的时候因自己的善于驾驭,受到周穆王的赏识,被分封到了一个叫赵城的地方,于是造父就把此地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家族之姓并且世代相传下来。当时的赵城在如今的山西省赵城县西南方。此后随着家族繁衍,以赵为姓的人开始遍布如今的甘肃,河南等地,赵姓由此开始成为中国的姓氏之一。由于是受到周穆王的分封,这个家族从一开始便注定了不平凡。在春秋时期,自从赵衰辅佐晋文公称霸之后,赵氏子孙就世代成为了晋国的大夫,权倾朝野,手握重权。直到春秋末期,赵家的权势变得更加独大,与当时同为大夫的韩家和魏家瓜分了已经被架空权力的晋国,各自成为一方诸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此后赵国逐渐强大,在战国末期成为唯一能与秦国正面抗衡的诸侯,并爆发了有名的“长平之战”。可以说,从春秋时期开始一直到如今,赵姓一直是大姓,遍布中华大地。这是作为百家姓排序第一的首要原因。其次,百家姓是北宋时期钱塘的一个书生所编的蒙学读物,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姓赵,可以说赵姓成为了当时的国姓。试想在一个皇帝姓赵的国家编写这样一部百家姓,却不以赵姓开头,大概率会被冠以欺君之罪招致杀身之祸。这成为了百家姓排序第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赵氏除建立宋朝外,还建有南越帝国等诸多王朝,称王称帝者达到30多人,越武帝赵佗更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和最长寿的君王;尤其一提的是,基于宋朝的庞大人口数量,赵氏藩王的数量初统计达到了650多人,成为华夏诸侯王数量最多的姓氏,远超其他各氏,是名符其实的帝王专业户。因为赵氏杰出的历史贡献和优质的家族文化,使得当代赵氏族人绝大多数性格和顺,雍容典雅,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或学识修养;心胸开阔而阳光,为人豁达处世多有担当,性格刚毅而内聚实力;使得赵氏成为了最具有贵族精神气质的群体之一。赵氏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在长期多次的民族大融合中还有不少人融入北方的匈奴族和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千百年来,赵姓一族生生不息,历朝历代的赵氏名人层不穷。在历史上,姓赵的人真是名人辈出。早期最负盛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平原君赵胜。再如,在汉朝建立了屯田制度的营平侯赵充国;唐代被大文豪韩愈聘为士子师的“天水先生”赵德。到了宋,黄袍加身的赵匡胤,那是更不必说了。还有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宋朝名相赵普;以及元代鼎鼎大名的大书画家赵孟等等,都是足以使赵氏子孙引以自傲的伟大历史人物。到了宋代,更是成为最负盛名的王朝统治者,《百家姓》以“赵”作为百姓之首,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一、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永昌陵。

1、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被称为“香孩儿”和“赵九重”? 五代以降,乱世纷扰,忽而兴,忽而亡。五季十三君,一古脑儿加起来,只不过四五十年。独北南两宋共传十八主,享国三百二十年,比西东两汉仅短数十年,比李氏大唐却长数十年。其中,除了天意之外,便是大宋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后实行数项善政所致。这也是赵匡胤身上会充满神话色彩的原因所在。

《宋史》记载赵匡胤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这是说红光绕着屋子转,有奇特的香味洋溢了一整天(还有说法:异香经月不散,即奇特的香味洋溢了一个多月),小小赵匡胤的身上有金色,三天不变。与此同时,他出生时全身的皮肤呈金色,三天也未改变。所以得一个乳名“香孩儿”。赵匡胤长大后,容貌威武,器宇轩昂,且大度豁达,凡有见识者,都知道他不是常人,学习骑射,他总是超过其他人。有一次,赵匡胤在不给马套笼头的情况下,试骑一匹烈马,当烈马跑到登城楼的斜道上时,他不及避闪,额头重重地撞在城楼的门楣上,人从马上掉下来,人们都以为他的脑袋一定会被撞破了。不料他却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继续追赶烈马,并跃上马背,将烈马训得服服帖帖,而自己却一点儿伤也没有受。又有一次,赵匡胤与朋友韩令坤在房中赌彩搏奕,正精心专注时,忽然听到有一群麻雀在屋外打斗,他们便竞相去屋外捉麻雀。结果,就在他们前脚迈出房门时,屋子就在脚后跟倒塌了。后汉初年,赵匡胤游历到了襄阳(今湖北襄阳),因为没有找到住的地方,便在一座寺庙里住下。有一个老和尚善于看相,看到他之后就说:“我把我所有的香油钱都给你作盘缠,你往北去,在那儿一定会有奇迹发生的。”赵匡胤听了老和尚的话,往北去以后,于乾祐元年(公元948年)投效后汉枢密使郭威,并随郭威征讨李守贞,其间,屡立战功。广顺元年(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东西班行首,拜滑州(今河南滑县)副指挥使,在柴荣为开封府尹时,赵匡胤转开封府马直军使。

宋太祖赵匡胤小名赵九重,中国传统说天有九霄,“九重天”是数量词,九重天中的九字,只是由于它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数字,所以有“极限”之意。九重天是指天有极多极多重。《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后来也有龙飞九重天的说法,来阐明真龙天子,赵匡胤后期名为赵九重也是为他后期谋取政权做“势”。

2、赵匡胤为什么被称为官家?“官家”出处是自汉朝时的盖宽饶的一篇给皇帝的奏章,其中就引用《韩氏易传》:“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成功者去。” 但自后很少称天子为官家。赵匡胤登基后,因为要贴近知识分子,展现自己爱护士人的作风。曾说:“凡自我朝始初,乃君与士共治天下,悉不偏枉,自寡人仅为官家也。”从太祖的这个话,可以看出宋朝皇帝对于知识分子和文人的爱护,他们自己只把自己当成为官为士者的“家”,和士人本是一家人,体现了人本主义作风。后来,无论大臣,还是平民,见了宋朝皇帝,可以不下跪,也可以直接叫皇帝为“官家”。

3、四两拨千斤的饭局——杯酒释兵权?初,太祖谓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十易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普曰:“由节镇太重,君弱臣强,今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言,我已谕矣。”聪明。顷之,上与故人石守信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汝之德,无有穷已。然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安枕而卧也。”守信等曰:“何故?”上曰:“是不难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皆惶恐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上曰:“不然,汝曹虽无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何?一旦以黄袍加汝身,虽欲不为,不可得也。”守信等乃皆顿首泣曰:“臣等愚不及此,唯陛下哀怜,指示可生之路。”上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所欲富贵者,不过多得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使好田宅市之,王翦、萧何所以免祸。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稍嫌,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若非君臣偷安,力主和议,则寇准、李纲、赵普诸人,用之有余,安在为弱乎!

宋太祖乾徳初年,建国已经四五年的宋太祖赵匡胤,还在为一件事情而苦恼——那就是如何根治自唐朝灭亡以来,朝代更替过快的问题。因为在这之前,从唐王朝灭亡的907年,到大宋王朝建立的960年,短短53年时间,中原地区竟然先后有五个朝代更迭——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平均十年一个朝代,更迭速度之快,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宋太祖心中非常清楚,如果找不到这个问题的根源,消除不了这个隐患,自己的皇位和王朝,也会和前面几个短命王朝一样,不久之后也会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终于,在一天下朝之后,赵匡胤单独留下了宰相赵普,并且把自己的这个烦恼告诉给了他,希望他能够为自己出谋划策,之处问题的症结。赵普思量片刻之后,告诉赵匡胤,前面的五个王朝之所以短命,是因为它们高级武将的权力太大,而最终灭亡于内部的斗争。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要吸取前面五个朝代灭亡的教训,消弱那些高级武将——尤其是节度使般的封疆大吏的权力。宰相赵普回去之后,宋太祖赵匡胤仔细思量了他的建议,认为赵普分析的很到位。在赵匡胤看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王朝长治久安,走出前面五个短命王朝的怪圈。于是,在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决定罢免石守信等几位手握重兵的武将的官职。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虽然使得宋朝内部有了安定的局面,但是宋朝的军队战斗力却下降了,在与外面的少数民族国家对战时,宋朝的军队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很多人再说起宋朝军队战斗力羸弱的时候都会说到杯酒释兵权这个起因故事。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不能单单只看一面。历史上的事情,很多都具有两面性,很难说出对错,只能从两面上来条分缕析。杯酒释兵权一方面有利于宋朝初年的安定,使得人民不再受战乱之苦,但在另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也使得宋朝的将领处处受到牵制,在前线打仗时不能随机应变。

杯酒释兵权

二、赵  佶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宋徽宗为何有“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称号?宋徽宗赵佶却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346位皇帝中最赋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者。他还是艺术事业出色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他未做皇帝之前,就笃好丹青,穿上蟒袍玉带,便对御画院分外照顾。他将画院列在琴书棋玉之上,成为文艺之首,并用科举办法选拔画家,赐以高官厚禄,以古人诗句考取绘画人材,还经常把内府珍藏的古代绘画精品送到画院,供给画家研讨。由于帝王的至尊至上,宋代绘画的社会地位可谓登峰造极,客观上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赵佶生于元丰五(1082)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和南唐李煜一样,宋徽宗赵佶在艺术上是有作为的,宋徽宗开创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字体“瘦金体”。《瘦金体千字文》是他23岁时写的,一改前人书法里藏锋的要求,他释放了字里的犀利,让这种爽利,以飘逸洒脱的姿态挺劲而出。作为工笔画的创始人,宋徽宗最擅长画花鸟画,重视写生,以形神兼备而著称。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他还会用生漆给鸟雀点睛。宋徽宗认为画画一定要观察入微,要做到形似才能达到神似。他发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因此要求宫廷画师们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则。他的眼光也很精到,看到一幅月季花图时,马上就能认出是春天正午时节的花,因为他观察过月季花不同季节和时辰的样子。宋徽宗成立了翰林书画院,自己亲自出考题选拔人才,挖掘了张择端、李唐等大师。有一次他出的题目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马蹄”、“花”、“归来”都好画,但“香”却又如何表现?有位画师独具匠心,画了奔走的马蹄周围有几只蝴蝶在飞舞,仿佛是寻香而来,赢得宋徽宗大赞。因为宋徽宗在绘画上的主张,改变了宋朝之前的绘画风格,从而推动了中国写意画的发展,让画里不仅有写实,更有了意境。他还曾用“深山藏古寺”为题来考画院学生。第一个学生画了整个寺院,以及寺院四周的崇山峻岭。第二个学生画了古寺的一角,背景上画了山峦起伏的密林。第三个学生没有画古寺,只画了深山阴谷中的一条石径,尽头一个和尚在溪边打水,大树掩没不知寺院在何处?“深山藏古寺”着意在“藏”字上做文章,给人以“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享受。“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绘画讲究藏得自然,藏得巧妙,藏得有诗情画意的意境。宋徽宗还开创了官窑制度,一手建立了历史第一个官窑,将自己的审美追求表现在官瓷上。他追求釉色之美,认为含蓄素雅、极致至简才是美学之道。而青瓷的釉色,一来符合宋徽宗的喜好,二来又能变化出天青、粉青等深浅不同的釉色,呈现出深厚的内涵。他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提倡和创作,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他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

宋徽宗书法的“天下一人”是什么意思?时代主角宋徽宗赵佶给自己设计的签名是“天下一人”。宋徽宗爱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题跋,让人难以分辨画作者究竟是谁。他的花押也很特别,看上去像“天”字,但是上面一横又和下面隔得远,倒像是“天下一人”。不知宋徽宗写这个花押的用意何在,身为天子确是“天下一人”,而他在艺术上的自信,应该也让他觉得自己是“天下一人”。这一个字看起来像个没连上的“天”,有时候脚伸得特别长,有时候又特别短,像个得意洋洋的戴帽子的小孩,却怎么也不愿意“出头”,是最著名的“花押”。在他的多数书画作品中,都有一个用三笔写就的四字落款。这个签名,除却是宋徽宗御笔之外,还以其霸气闻名——天下一人。为皇帝时,宋徽宗君临天下,万人之上,自称“天下一人”自然不过分。以书画来论,宋徽宗创“瘦金体”,绘“院体画”,堪称帝王中少有的艺术全才,在历代帝王中称“天下一人”似亦不为过。

(赵佶天下一人花押大图)

瘦金体名字的由来?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因为这种字体的线条非常细,劲瘦有力,所以叫瘦。另外,金其实原名是筋,但是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重,就叫金,同时金也有刚强的意思。瘦金体 宋徽宗(赵佶)书法字体,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宋徽宗为何因为名字原因何不重用吴倜?宋人吴倜任宁海推官时曾抵制过蔡京的无理要求。后经朝官推荐,徽宗赵佶欲委吴倜以重任。徽宗偶然向蔡京打听吴倜的情况,蔡京趁机报复,无中生有地说道: “此人傲慢执拗,目无圣上。”徽宗很吃惊,询问事情的原委。蔡京答道:“吴倜知道陛下的名字而不避讳,还用一个圈围起来, 由此可知。”意指“倜”字右边的“周”将赵佶名字中的“吉”围了起来。徽宗听了默然不乐,吴倜升迁之议就此搁下。

“东邪”门下弟子也都有些邪性,大弟子曲灵风为博师傅欢心,就溜到大内偷书画文玩。那一日,偷出不少好物件,偶遇郭啸天、杨铁心二人,就说:“今晚大有所获,得到了道君皇帝所画的两幅画,又有他写的一张字。这家伙做皇帝不成,翎毛丹青,瘦金体的书法,却委实是妙绝天下。”——《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里的道君皇帝就是宋徽宗赵佶。徽宗创造出了“瘦金体”这一全新书法艺术风格,在23岁时写了《楷书千字文》赐给童贯,就这幅作品已经完美显示了瘦金体手法的诸般特征。宋徽宗的书法,杂糅薛稷、褚遂良、黄庭坚诸人风格,取众人所长而又独出己意,称“瘦金体”。该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以书而论,“瘦金体”这一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后世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也从侧面肯定了宋徽宗的艺术天赋。

《听琴图》147.2cmx51.3cm,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  《听琴图》轴是一幅优秀的中国人物画。画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黄冠缁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着头,双手置琴上,轻轻地拨弄着琴弦。听者三人,右一人纱帽红袍,俯首侧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气就像完全陶醉在这动人的曲调之中;左一人纱帽绿袍,拱手端坐,抬头仰望,似视非视,那状态正是被这美妙的琴声挑动神思,在那里悠悠遐想;在他旁边,站立着一个蓬头童子,双手交叉抱胸,远远地注视着主人公,正在用心细听,但心情却比较单纯。三个听众,三种不同的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听琴图

三、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后者已经散佚。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

王安石几个名字的来历?王安石出生后,进士出生的父亲王益又为儿子取名安石,字介甫。“安石”本为东晋谢氏家族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名将谢安的字。当时的王氏家族在抚州来说也算是名门大族,其后也创下了王氏一门八进士的奇迹。王安石同胞兄弟中除他之外还有四人均为进士,因而也创下了一门五进士的奇迹。王益本是一个谢安的崇拜者,他为儿子取名“安石”,当然是希望儿子成人后能报效国家,并能像谢安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其后,王益的希望果真在王安石的身上实现了。父亲为他取一小名叫獾郎。为何取此小名?据说王安石刚一生下地,家人便看见一只小獾进入产妇的产房,因而父亲为之取此乳名。

相传王安石的祖父病重,王安石的父亲想待他百年后葬在一块风水好、有龙脉的地方,但始终没有找到。早年信看风水,还有看风水的地仙。有一天,王安石的父亲找来一位地仙帮看风水。这个地仙在下马山连看了三年,都没看准。地仙在山下看有龙脉,可是一到山上看,就什么也看不出。山上有一个靠打柴为生的樵夫,每天都见地仙在山上转来转去,感到很奇怪,问地仙,地仙说是玩一玩。这样地仙三年都在山上转。有一天樵夫又问地仙:“老人家,你长年在山上看,到底看什么?”这时地仙实在没办法,就跟樵夫说:“远看这山确有龙脉,到近处看,怎么也找不到。”樵夫听后手一指:“不用看,那棵大树下就是龙脉。”地仙看好后,立即告诉王安石的父亲。王安石的父亲按照地仙说的,在大树底下挖了一个坑。这个坑奇怪得很,大小刚刚能放下棺材,坑的周围都是石。安葬了王安石的祖父后,王安石的父亲就给儿子取名王安石。传说这就是王安石名字的来历。不过,王安石的名字除此之外,还另有新义,其中的“安”为临川王氏王安石这一代的辈份字,他的其他兄弟就叫“安仁”、“安道”、“安礼”、“安国”等。自古以来就有“山骨”之称的“石”,在世人眼中它便是成为坚毅刚强的象征。父亲为之取名“石”,自然也希望他为人做事一定要像石一样坚毅刚强,耿直有骨气,百折不挠,敢于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险阻。

“介甫”一字,显然是承“石”而来。《易·豫卦》:“介于石,不终日。”孔颖达疏:“守志耿介似于石。”由孔说可知“介”和“石”都有耿介、坚强等义。至于“甫”字,也是王安石兄弟的字中常用之字,如安仁、字常甫;安道,字勤甫等。《说文·用部》:“甫,男子美称也。”因之古人多以“甫”作为男子之名的用字。

王安石晚年还自号“半山”。熙宁九年王安石被罢职后便定居江宁(今南京市),并在城东七里的钟山半山腰处筑起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从而隐居起来。那时王安石还在房子周围开荒种起了树木花草,并将花木园取名为“半山园”,还自号“半山”。

其后王安石将所居之房子和半山园全部捐献给寺庙,另觅新居。王安石有《题半山寺壁诗》注曰:“半山报宁禅寺,公故宅也。由东门(注:江宁城东门)至蒋山(即钟山),此为半道,故以半山为名。”其后人称王安石为“半山老人”。

王安石任相期间得了什么外号? 20岁的宋神宗继位后,推行王安石的新法。由于新法的推行遭致苏轼、司马光等许多守旧的大臣、地方士绅等人的反抗,这时支持他变法的宋神宗对变法也有所动摇。而王安石则坚持改革,并大声疾呼“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用”的“三不足”的口号,更坚定了人们的改革信心。为此苏轼便送给王安石一个“三不足先生”的雅号。

王安石此间还有一个“拗相公”的外号。据说此外号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送给他的。据王安石自己说,当年他和司马光、包拯三人均在“制置三司条例司”任职。一天,包拯准备了丰盛的宴席,请他们二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席间还有哥妓侑酒。王安石则认为酒宴太奢华,包拯不该这样乱花公款,于是大为不满。因之酒席上的他既不动筷子,也滴酒不沾。见此情景,包拯便亲自上前为王安石劝酒,王安石却仍然不动杯筷。其后,司马光便叫他“拗相公”。对于“拗相公”一号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由于王安石的性格很固执,即使是主张改革的同僚对他的新法提出了一点不同意见,他也不能接受,而当时的王安石更是对那些反对变法的声音充耳不闻,甚至置之度外。因之人称他为“拗相公”。“拗”,固执不听从,不顺从的意思。

王安石外号为何叫“邋遢宰相”?王安石的邋遢在中国历史上算是出了名的。据《石林燕话》中说,王安石有时一年都不洗一次澡,衣服也很少换,一身酸臭气冲天,人在老远就可以闻得到。由于他长期不洗澡、不洗脸,脸上沾上了厚厚的一层黑灰,其脸色发黑,家人以为他生病了,便为他请来医生。医生一看,告诉家人说,不是生病了,是满脸的黑灰,只要用水把脸上的黑灰洗掉就好了。经常不洗澡的王安石全身长满了虱子。有一次神宗召见王安石,看到他满脸的胡子上尽是虱子,便忍不住笑了起来。王安石见神宗在那里笑,不知所措。等王安石出了门之后,王安石的部属才告诉他皇上笑他胡子上长满了虱子。据说“邋遢宰相”却讨了一个很爱整洁干净甚至有点洁癖的老婆。这对于“邋遢宰相”而言可是个福音哟!

王安石与“囍”字的来历?贴“囍”字是中国人在结婚办喜事时的风俗,据说这与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有关。相传王安石在23岁那年,因赶考来到汴梁城东舅父家中住宿。晚饭后上街散步,路过当地乡绅马员外家门口时,看到走马彩灯上闪出“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上联,不禁拍手称好。马员外见状,遂请他对出下联;然而王安石因明日科考,无心对答,约定考试后再做应答,便急急忙忙地回舅父家了。第二天,王安石赴考场参加考试。主考官指着考场门前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问各位考生谁能对出下联。王安石想起了马员外家门前的走马灯,遂不假思索地对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主考官见其才思敏捷,大为赞赏。王安石考试结束后,回到舅父家里,谁料马员外已经在此恭候多时了。马员外见到王安石后,请他答对下联。王安石遂将主考官的出句挥笔写上:“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马员外大喜,对王安石说:“此联是我独生女为选婿而出,如今为王相公对出,联句成对,姻缘成双。”马员外征得王安石舅父同意,就准备择良辰吉日,为他们两人完婚。不久,两个报子高声前来报道:“王大人官星高照,金榜题名,头名状元。”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人生四喜居其二,王安石大喜,遂一连写了两个斗大的红喜字,贴在了成亲的大门上,以示内心的喜悦之情。从此以后,人们遇有喜庆吉日,在大门上、器具上,都要贴上“囍”字。

王安石作为千古名相,为何却饱受争议,被说成大奸臣?赵匡胤当了皇帝后,特别注重抑制武将的发展,但是时间一久,国家就陷入积贫积弱的困境无法自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宋神宗就开始命王安石来变法。王安石也是没有辜负宋神宗的期望,他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变法,特别是经济方面的“青苗法”“市易法”等改善百姓生活、增加收入的措施特别具有远见性,甚至可以说是超越时代的。总体上扭转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北宋的统治危机得到缓解。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量顽固守旧势力的根本利益,导致这些原本很好的措施受到强烈抵制没有被执行好,加上后期变法派也混入了一些投机的人,最后反而变成了害民的工具。宋神宗去世后,哲宗年龄小,于是由太皇太后监国,重新启用司马光等守旧派新法遭到疯狂破坏、变法人员也被严厉打压。哲宗成年又想接着变法,重新上来的变法派又开始报复守旧派,于是朝廷就陷入了严重的党争不可自拔。哲宗年纪轻轻就无后去世,由他的弟弟继承了皇位,也就是有名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之后徽钦二帝亡国。当宋高宗逃到南方重建南宋之后,反思北宋的亡国原因就是因为党争误国,而这个党争的引发源头就是王安石变法,那作为变法主持者的王安石本人自然就被认作是北宋的亡国祸首了。南宋修订北宋历史,然后王安石就这样被打入了奸臣行列。

王安石为何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见元•脱脱等《宋史•王安石传》引王安石言。这几句大意是:天象的变异不足以害怕,祖宗的成规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和攻击不足以忧虑。王安石看到北宋当时社会政治的严重弊端,提出了变法革新的政治主张,但是却遭到了保守势力的猛烈攻击。他们鼓吹“天命”论,宣扬天象的变异是对人的惩罚,借口祖宗定下的成规不可更改,煽动人们反对改革。这几句话就是针对这种攻击而言的。王安石表本:自然自有自己变化的规律,天象的变异与人事无关,因而不足害怕;祖宗的成规只适用于祖宗的时代,形势变了,法规也应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不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他人的议论和攻击不足忧虑,只要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就坚决地干下去。他的话具有反“天命”的唯物主义因素,充满着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显示了政治家的襟怀与风度,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可用于宣传和坚持改革,也可用“天变不足畏”反对迷信和“天命”思想,用“人言不足恤”表示不怕他人的议论,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如何优雅的扳倒一位当朝宰相? 宰相是中国封建时代政府的首脑,地位崇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无重大过失想要扳倒一位当朝宰相是极难的,若这位宰相深受皇帝信任那想要扳倒他就更是难上加难。在北宋神宗朝时期,却有这么一个人,他仅凭自己的一副画便让深受神宗皇帝器重、被全权委任主持熙宁变法的当朝宰相王安石丢掉相位,没有波云诡谲,也没有流血冲突,在向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堪称优雅。这个人就是郑侠,而他献给神宗皇帝的那副画就是著名的《流民图》。《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一代名相就这样罢职了(熙宁八年安石复相,九年又再罢相,晚年退居卒于金陵)。

所谓《流民图》的流民,其实就是逃荒的农民。北宋《流民图》的故事,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西晋惠帝司马衷的故事来。《晋书·惠帝纪》载:“天下荒馑,百姓多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史称司马衷生来就是个白痴,也许是的,但是光凭这一条还不能断定他是白痴,只能说他不谙世事。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说过:“没有面包为何不吃糕饼?”郑侠献画是在熙宁七年,自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已经整整过去了五年时间。与神宗皇帝期望变法带来的国富民强不同的是,当时北宋的国情相当艰难。从熙宁六年到熙宁七年的三月间老天爷就一直没有下过雨,严重的旱灾让天下各州府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老百姓忧愁困苦,衣食难保,尸骨充塞于荒野,虽灾荒严重但各地的官府还是按照青苗法的要求催逼灾民们缴纳租地本息。眼见百姓没有了活路,郑侠画了《流民图》、又写成《论新法进流民图疏》请求神宗革除新法。然而他只是个安上门监——一个帮皇帝看大门的小官,人微言轻奏疏根本就无法上达天听,无奈之下他只好谎称这是边关急件神宗皇帝这才得以见到。据说神宗皇帝在看到《流民图》后反复浏览,长叹四声,潸然泪下,之后他将画塞入袖中,彻夜难眠。正如郑侠在奏疏中所说:“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连帝都汴梁都是这般惨状,天下又该是怎样一副光景?这一刻连变法最坚定的支持者神宗皇帝心中也不免动摇:变法难道真的有害于国家?第二日神宗便下令朝廷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并立刻停止按青苗法、免役法的追索租税,方田、保甲法也一律罢除。在为赈灾制定了十八条措施后神宗皇帝又效仿汉武帝下《责躬诏》,表示反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三日之后竟然天降大雨,百姓莫不因之鼓舞欢腾。后来上朝时,神宗便将郑侠的奏疏和《流民图》交给大臣们传阅,痛骂他们为政不善。然后他又问王安石:“爱卿可认识郑侠?”王安石回答道:“是臣的学生。”宋神宗默然:连学生都反对老师的变法吗?由此他明白了两件事。一是郑侠上疏废除新法并不是因为私仇;二是新法大失人心。至此,王安石和宋神宗期待通过变法让大宋王朝国富民强的救赎之梦宣告破灭,改革随之在民怨沸腾之中宣告流产。一张画最终导致王安石的罢相,北宋的政治风向亦由此而转变,其作用不可谓不大。关于此事,历来文人多持赞赏态度,郑侠以一微官,敢于向皇帝直陈百姓灾苦,也因此留名千古。可惜的是,郑侠的《流民图》未能传世,散失在历史的浪潮中。

流民图

四、苏东坡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 颜真卿, 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他在执笔方法上运用异于常人的特殊方法,还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醉翁亭记》等。

1、名字来历一。众所周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关于这个名号,甚至比他的本名都响亮!老百姓更喜欢称他为“苏东坡”或者“东坡先生。苏东坡这个名号是他在被贬官到黄州后,自己起的。当时苏轼遭受政敌陷害,但是他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很推崇唐代的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他一生也是宦海沉浮,他身为谏官,面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朝纲腐败,常以诗歌针砭时弊,后被降职为江州司马,又迁为忠州刺史。忠州城东有一山坡,被白居易称为”东坡“,他于公事之余,常到坡上植树种花,也写了不少诗作,如: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种花》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东坡种树》

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别东坡花树》

白居易与“东坡”结下了不解之缘,后人亦将“东坡”代指作为白居易。

出外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校前贤。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

2、名字来历二。“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就占三席。庆历六年(1046年),苏洵赴京赶考说起。尽管苏洵的才学可以“帝王师”,可在朝廷腐败、官场黑暗的环境下还是落榜了。他由此对科举、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第二年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

苏轼个性张扬、豪放不羁,而苏辙的性格则相对内敛。苏洵对两个儿子的脾性秉性非常了解,为了劝诫与勉励儿子,他在《名二子说》阐释了为二子命名的深意。他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白话文翻译: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即使这样,车毁马亡,也不会责难到车轮印上。这车轮印,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苏洵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对于一辆车来说各有用途,缺一不可,而车轼则似乎是作用不大,可有可无,但一辆车如果缺了“轼”,也就不成其为完车了。由于这根横木有些过于张扬显露。

所以苏洵在给苏轼取这个名字时说“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反映了当时苏洵矛盾的心理,既希望儿子的个性能充分发挥,又担心他过于张扬而遭人嫉妒,于是他又给苏轼起了个字叫作“子瞻”,意思是让他瞻前顾后,谨慎小心。而对于另一个儿子苏辙,苏洵则想对比较放心,取名为“辙”,字“子由”,意思是让他跟着别人走。虽然“辙”不像“轼”那样引人注目,却也不易遭人嫉恨。从苏轼、苏辙兄弟的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名字的奇特之处就是都与车有关系。苏轼名字中的“轼”,本义是指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说文》中解释道:“轼,车前也。”苏轼的字“子瞻”,则源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中的“望”,比较符合苏轼少年时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左传《曹刿论战》中的话,“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两兄弟的名字都能在这里找到,包括他们的字,子瞻、子由,也隐含在这里。苏轼名字中的“轼”,本义是指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说文》中解释道:“轼,车前也。”苏轼的字“子瞻”,则源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中的“望”,比较符合苏轼少年时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

而苏辙名字中的“辙”,本义是指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左传·庄公十年》有“下,视其辙”的句子。苏辙的字“子由”,则带有仿效、依循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跟着别人走。在为人处事方面,苏辙相比哥哥苏轼,要内敛得多。

苏洵这段近乎测字占卜的文字,从某一方面概括了苏轼、苏辙的性格,预测了他们的命运。苏轼豪放不羁、光照千古,却屡招人妒,一生坷坎。苏轼则未能因父亲取名“轼”而改掉“不外饰”的性格。这“不外饰”的性格,使他对改革派的过激作为和保守派的守旧作风,都进行了坦言告诫,并因此吃尽了苦头。

3、苏轼为何自号“东坡居士”?原因有二:一是源于“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这首古诗的题目很特别,就叫《东坡》,具体的地点在当时的黄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苏轼曾经被贬黄州,在当地任职多年。但当时被贬的时候,苏轼的人生困顿到了极点,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幸好,此地有他的一个老朋友,名叫马正卿。这个老朋友看到苏轼今天如此落魄,就给他申请下来一片荒地。虽然说这片地并不见得就一定得苏轼带来多好的生活改观,但是终究可以让他能够衣食自足。这一块荒地,就是东坡。在这一篇荒地当中,苏轼经历了他人生最为黑暗的一段岁月。他亲自躬耕于田地之中,亲手种出来粮食,还栽种了一些果树。最后还在这一块荒地的旁边盖起了一间房子,命名为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其二,苏轼很仰慕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唐王朝任职左拾遗的白居易感时伤国,针砭时弊,得罪当时权臣,被贬为忠州刺史。身处逆境的白居易,自寻乐趣,常到忠州城东坡上种植花木,“享闲适之乐”,与东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谪居忠州时的诗作中,多有“东坡”之诵。如《东坡种花》:“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步东坡》:“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走。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苏轼认为自己贬谪黄州时的境遇心情和白居易贬谪忠州时颇为相似,于是便以白居易喜爱的“东坡”作为自己的号。“苏东坡”也由此名扬四海,千古流传。为了表达归属感,也为了表达对于这块土地的纪念,还为了表达对于老朋友的感激之情,他此后就以“东坡居士”自居,后人称之为“苏东坡”了。

4、苏轼的其他称呼?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在书法方面“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开创“尚意”书风,其作《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在绘画方面擅画枯木竹石,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其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中之一,合称“三苏”。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曾在立新法中反对王安石,被贬到黄州。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词客”指的就是苏氏父子。

5、古人的谥号可以是一样的么?如苏轼和欧阳修的谥号都是文忠。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唐朝的时候,魏征、陆象先、宋景的人得到了文贞的谥号。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谥为文贞。到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欧阳修、苏轼谥号都是文忠,苏是南宋追谥的,二人的集子就分别叫《欧阳文忠公集》《苏文忠公集》,而曾国藩的文正,相当于包拯谥文正、范仲淹谥文正一样,更有儒雅的风范在其中。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清朝二百多年来,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只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个人。

2019071323202891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作品《苏东坡》

五、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文圣是谁?譬如为我们熟知的诗圣杜甫,就是因为他的诗歌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诗有诗圣,文也有文圣,那么文圣是谁呢?一说是孔子,孔丘被后世尊称为”文圣”,这个”文圣”的意思是文化的圣人。另一说是欧阳修,欧阳修被尊称为“文圣”,是指他的散文成就达到极高境界。这个“文圣”与孔子“文圣”不可混为一谈,此“文”指文章。尊称欧阳修为文圣,则是指其文章达到了一个出神入化的境界。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2、“六一居士”由来?欧阳修又号“六一居士”,他曾对此说明:“古籍一千卷、书一万册、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老头子一个,故号‘六一居士’。”从这个别号,我们可以看出“六一居士”之号事实上与“醉翁”之号同出一辙,给人迭合之感。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

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古代名人的名,字,号现列举部分如下:

司马迁——名:迁,字:子长

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李格非——名:格非,字:文叔

屈原——名:平,字:原;又紫云名:正则,字:灵均

韩愈——名: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蒲松龄——名: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沈括——名:括,字:存中

白居易——名: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

文天祥——名: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

欧阳修——名: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杜牧——名:牧,字:牧之

杜甫——名: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李白——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柳宗元——名: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李商隐——名:商隐,字:义山,号:玉生

王羲之——名:羲之,字:逸少,世称:王右军

王安石——名: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

袁枚——名: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

陶渊明——名: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曹操——名:操,字:孟德,小名:阿瞒

刘禹锡——名:禹锡,字:梦得

李煜——名: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

范仲淹——名:仲淹,字:希文

柳永——名: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田

陆游——名:游,字:务观,号:放翁

辛弃疾——名: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孟浩然——名:浩然,字不详

晏殊——名:殊,字:同叔

王勃——名:勃,字:子安

岳飞——名:飞,字:鹏举

王维——名:维,字:摩诘

孔子——名:丘,字:仲尼

孟子——名:轲,字:子舆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庄子——名:周

荀子——名:况

韩非子——名:非

李密——名:密,又名:虔,字:令伯

近代的有,老毛子润之,周总理字翔宇。

3、“醉翁”之号的由来?欧阳修在他的传世美文佳作《醉翁亭记》中,交代了他“醉翁”之号的由来:“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欧阳修为什么要自号“醉翁”呢?“醉翁”一号又蕴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其母荻画教之。正是由于他年少时的境遇,使他对劳动人民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因而,在他从仕之后,提出的许多政治改革措施应该说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欧阳修二十四岁考中进士,登上仕途。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与此同时,统治阶层内部也形成了以范仲淹和吕夷简为代表的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激烈争斗。欧阳修站到了范仲淹的一边,关切国事,同情民生疾苦:他指责那些:“先荣而饱”的人不知为天下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而能忧天下之人“又皆远贱”(《读李翱文》);他指出宋王朝诱民、兼并、徭役等大弊(《原弊》),主张轻赋税、除积弊,实行“宽简”政治,正是由于他直言犯谏,被贬为滁州太守。可以说,他如大众封建文人一样的“学而优则仕”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遭受了重大的波折和坎坷!此时,他的心境如何呢?

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赠沈遵》)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题滁州醉翁亭》)

难道自号“醉翁”仅是“聊戏客”和“偶题篇”之故吗?其间就没有一点深层的意味吗?

欧阳修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词意图

六、岳  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 ,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说岳全传》中说,大鹏金翅鸟因在佛祖座前嫉恶如仇,啄死女土蝠,被贬往东土投胎,生为岳飞,所以名飞(大鹏展翅飞翔)。《宋史·岳飞传》:“飞生时,有大禽若鹄(天鹅),飞鸣室上,因以为名。”因为其出生时,正好有一只大鸟在屋顶飞鸣,于是就起名“飞”,并取字“鹏举”。

岳飞出生于公元1103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晚,当时属于河北真定府(今正定)路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汤阴县永和乡的一个农家,父亲名叫岳和,母亲姓姚。相传,岳飞出生时,正好有一只大鸟落在屋顶。为此,其父岳和特意为儿子起名“岳飞”,取字曰“鹏举”。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岳和希望自己的儿子具有展翅高飞、鹏程万里的远大志向。古语云:“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北宋钦宗年间,金兵大举南侵,徽钦二帝被俘,中原生灵涂炭。此时,自幼立志报国的青年岳飞,长跪母亲面前,表达了意欲告别母亲,决心以身许国的意愿。大义凛然的岳母,值此生死难定的离别之际,毅然决然,在儿子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作为母训。此后十数年间,岳飞率领岳家军百战疆场,历经艰险,所向披靡。可叹宋高宗、秦桧等一意求和,竟自毁长城,陷害岳飞致死。直至数十年后,岳飞才得平反冤狱,改葬西湖栖霞岭,追谥武穆。

金翅大明王的传说。相传,一日,在西方世界大雷音寺,佛祖如来正端坐在九品莲花台上给众弟子讲经,大殿之内鸦雀无声,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忽然,有一个土蝠的女星官,可能听的太出神,一时不慎,撒出一个臭屁来。这个在大慈大悲的佛祖看来倒也没啥,可是这却惹怒了佛祖头顶的护法神鹰———金翅大明王。看见那土蝠竟在此等圣境做出这龌龊事来,实在污秽不堪,不觉大怒,于是展开双翅,飞下来,照着那土蝠的头顶就是一啄,想那大鹏本就是金刚神力,得道的仙物,土蝠哪里受的如此的一啄,不一会就伸腿瞪眼,一命呜呼了。这土蝠化为白烟便带着怨恨转世投胎到宋朝,后来做了秦桧的妻子,来报当初的一啄之仇,这便有了后来的种种恩怨。

话说,佛祖把这大鹏鸟的行凶之事看在眼里,实在是为这土蝠不值,于是,大喝道:你这畜生,既然已经皈依我教,就应该一心向善,修行善果,哪想到还是凶性不该,六根不净,正好,天帝派赤须龙下界,要坏大宋的江山。而今,赤须龙正是转世的金朝皇子金兀术,由于连年战争,众生是苦不堪言。命你下界去东土,一则偿还恶果,修行历劫,二则保大宋基业,一百八十年的善因。修行完后再回归神位。

得了佛祖的命令后,大鹏鸟翅膀一挥,飞下界来,飞到山西界内,忽听得锣鼓作响,人声喧哗,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虾兵蟹将围着一条老龙,在黄河边戏水玩耍。想那大鹏鸟,本是佛界灵物,每日听佛祖讲经,所以也能识得那龙是妖孽,本来就被贬,心里生着气,看见这些妖物,顿时怒火中烧,拍着翅膀,如秋风扫落叶般,把这鱼虾打的横七竖八,个个都命归西天了。老龙也飞上来争斗,可哪里是大鹏鸟的对手,一个回合腿便被啄断了,于是急忙逃回了水中。(其实这条龙精不是别人,正是后来转世的大奸臣秦桧,后来害死岳飞也是为报当初之仇)。

后来,大鹏鸟飞到河南相州投胎到了一户姓岳的人家,生下了岳飞。话说岳飞出生这天,从门外进来一位童颜鹤发的道人,开门化斋,正巧遇上孩子出生,便要求抱出来一看,见孩子生的十分富态。于是,摸了摸他的头说:我看这孩子就叫岳飞,取字鹏举吧。全家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好,想留道人吃饭,可是道人不肯,出门后,便化为一道青烟,腾空而去了。原来这道人是一位仙人,看见大鹏投胎到此,特来给他指引开光。这便是岳飞名字的来历了。

岳家军是民间的习惯叫法,官方正式番号是”御营后护军“。岳飞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以身作则体恤部属,岳家军有“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的军纪。连金军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家军

七、包  拯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1、“包公”的由来?因为在古代“公”是对人的尊称。比喻说姓王的就称他王公,姓张的尊称他为张公。包拯在当时就尊称他为包公。包公的儿子包绶,那么在当时也有不少人称他为包公。包公是一个妇孺皆知,英名远扬,家喻户晓的名字。连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许多东方国家的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个清正廉明、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包公。史实记载的,有据可查的包公,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政绩卓著,更能再现历史上包公的本来面目。包拯年幼时便仰慕古代圣贤,有“竭忠死义”之志,有着长大后实现治国安天下的抱负,因而孜孜不倦地研读经史之类的书籍,汲取其精华,以培养自己造福民众的能力和高尚的情操,更好地探求治国安民之道,为将来报国为民做充分准备。他在一首明志诗中写道:“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包拯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从政为民的道德准则和决心,也表明了他立志做国家的栋梁,为民造福,留名史册的志向。包拯作过端州(今广东省高要县)知州。那里出产一种名贵的砚台叫端砚,是进贡皇帝的贡品。从前任知州的官员,每年都要在进贡朝廷的数额外,加征几倍乃至几十倍,以便去贿赂权贵或中饱私囊。但包拯却没有这样作,他离任时,连一块端砚也没带走,当地百姓赞叹不已,但又感到过意不去。有人用黄布包了一块,偷偷地放在他的官船中,包拯发现后,立即把砚投入江心。据说不久包拯掷砚处的江中出现了一座沙洲,后人称之为“墨砚沙”,以褒扬包拯的清廉。包拯从不徇私,不通关节。他在家乡庐州任知府时,他的叔伯舅舅肆无忌惮,横行乡里,触犯刑律,包拯照样当堂定罪,责打一顿。包拯晚年,曾立下这样的家训:后世子孙为官如有贪赃枉法者,生不得归家,死不得归葬。

包公的祖先,往前追溯还可以追到春秋时代楚国的申包胥。可能大家知道申包胥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爱国志士,在春秋晚期,春秋诸国相互征伐,当时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和孙吴的帮助下就进攻楚国。当时在交战当中,吴国是占优势,后来就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就是今天湖北的江陵。这时候因为楚国的都城都被吴国占领了,面临着亡国。那么楚国的大夫申包胥请求秦国出兵帮助楚国来复国,击败吴国。当时的秦哀公并不准备出兵,但是申包胥苦苦哀求,据汉书记载,他站在秦廷,日夜哭求“七日七夜不绝其声” 。他这种爱国的情操,爱国的精神,终于感动了秦国的君臣。后来秦国出兵帮助楚国击败了吴国,申包胥因为成为兴复楚国的功臣。按照当时的姓氏制度,他的后世子孙就取其“包”字为姓,申包胥就成为包氏家族一世祖。就是包家的一世祖先了。这个情况在一部大书,就是宋朝郑樵所著的通志当中也有记载,他其中提到说,“包氏出自申氏,楚大夫申包胥之后,以字为氏”。其后还特别著名“宋朝包拯为疏密副使,庐州人”, 可见包姓“出自申氏”。这是确实的,另外根据《包氏宗谱》记载,说包拯是申包胥三十五世孙。这个是算是一种说法。

2、包公戏里包拯的两个特殊称谓的由来。在传统戏曲中,包公戏颇占优势。包公名拯,字希仁,做过龙图阁直学士,所以戏里称他“包龙图”。但在包公戏中,除了“包龙图”外,还有两个本来与包拯并不相干的特殊称谓,这就是“包黑子”和“包文正”,这是怎么回事呢?

先说“包黑子”。历史上的包拯,其肤色实如常人,根本不像戏曲中所描绘的那么黑。他之所以被称为“包黑子”,历来有三种说法。一是说黑色是刚正无畏的象征,代表铁面无私,称他“包黑子”,与包拯无私断案的史实相符,乃属褒称。二是源自小说描写,例如《三侠五义》第二回里,写包拯刚出生时外貌“黑漆漆”的,七岁时“起名就叫黑子”,不久又改名“黑三”,因此民间就有了“包黑子”的叫法。三是借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移花接木,改“梅龙图”为“包龙图”。据该书所记,漳州有条河叫乌脚溪,渋足者皆肤黑如墨,饮其水者即患病。龙图阁直学士梅公仪有一次要渡乌脚溪,让人轮流背他,不慎坠入水中,上岸后虽未患大病,却从此“举体黑如昆仑”。包拯也做过龙图阁直学士,因此初编包公戏的人就把梅公仪体肤乌黑的形象移植于包拯,因而就有了“包黑子”的称谓。再说“包文正”。包拯死后谥“孝肃”而非“文正”,戏中却称他“包文正”,说法也有二。一是源于小说《七侠五义》,其中第三回写道:“宁老先生······给包公起了个官名,一个‘拯’字,取意将来可拯民于水火之中;起字‘文正’,取其‘文’与‘正’,岂不是‘政’字么,言其将来理国政,必为治世良臣之意。”小说把包拯的表字“希仁”改为“文正”,含“政”字意,明显是褒扬之辞,戏曲采用了这种说法。二是和北宋名臣范仲淹联系起来,把包拯挂靠在范氏名下,以示名臣相带,提高包拯的声誉,让包公的艺术形象更加深入观众内心。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声望极高,又几乎是包拯同时代的人,而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包拯字“希仁”,两人表字仅一字之差,编剧者为提高包公形象的知名度,就用范仲淹的谥来作包拯的字,自然迎合了观众的心理,因此包公戏里就有了“包文正”的称谓。

3、包拯名字的来历。包拯的母亲在即将临产的时候,他的父亲,包令仪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猛虎向他扑来,他惊醒之后非常吃惊,感觉这是一个不祥之兆,恰巧包公出生的时候,他全身漆黑而且不哭不叫,非常怪异。包拯的父母在这种惊疑之中,竟然把包公扔到家门口的池塘里。那么,恰巧当时是夏季,这个池塘长满了荷花,]那么包拯就被荷叶托住没有掉进水里。恰巧这个包家的长嫂到池塘来洗衣服见到了包公,就偷偷的就抱回家中,后来就抚养长大。这样就传着包公是由长嫂抚养长大的。视长嫂如母的这样一种说法。今天在合肥的包氏家族当中还遵守着这样一个习俗,就是敬重嫂子,比敬重姐姐还讲究,说句怠慢姐姐的话没有多大关系,但是绝不能怠慢嫂子。因为视长嫂如母啊。这个故事传说的比较悠久,在包氏家族当中影响比较深远。

包公就是包拯,传说他在家排行第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包公一生下来就通身漆黑,不像个人形。他老子说:“这是个怪物,把他送掉。”他大嫂说:“好的,让我去送。”就把他洗洗抱走了。其实,她是假装送的,偷偷把包公抱到房里就偷偷地喂养起来。嫂子天天喂他,他也长得蛮富态。喂到三四岁,他还不会说话,又过了几年,嫂子把高橱板拿掉,把他圈在里头,弄张小凳子让他坐坐。包公长到十四岁,他老子做寿,一些人都来恭贺他。老子叹了一口气:“唉,要是三儿在,今日不也要来拜寿的?”大嫂子听见公公思念儿子,就开了口:“哎哟!爹爹,你要三儿来拜寿,我就给你领了来,不过你可不能再害他。”“好的,你放心。你把他领到这么大,我肯弄死他吗?”大嫂子跑到房里把橱门一开,给他找件衣服换换,说:“今朝你老子过生日,要你去拜寿呢!”说着,便把他搀到堂屋里,叫了一声“爹爹”。他老子三亲六眷一看,真正长得不像个人样子。老子就对媳妇说:“他已十四岁了,出来帮着看着牛、扯扯草也是好!”包公已经露了面,大嫂子也没法。只得吩咐他照老子的话去做。

第二天,他老子吩咐说:“明朝叫他开荒去。三亩荒塘,三天之内要开好了种粮。”嫂子如实地告诉了他,最后说:“你先去,我把饭煮煮,也去帮你开。”荒塘里的草长得人把高。包公跑去一看,没处下手,就把钉耙朝田里一撂,叹了一口气,索性倒头就困。“凡人叹气就过去,仙人叹气冲天门。”玉皇大帝掐指一算,晓得包公开荒没法弄起。就差一群乌鸦去帮他开。乌鸦把草一根根衔了堆起来,一刻儿工夫,三亩田荒塘全部开下来了。

包公醒来一看,田里的草都干净了,就回去朝大嫂子说:“荒塘开好啦,吃了饭,用牛车去把草拖回来。”嫂子跑去一漂,荒田真的开出来了,连忙回家告诉公爹爹。公爹爹说:“叫他弄一斗芝麻去种。”包公把芝麻种下去后,老子又说:“咦,弄错了,那块田不种芝麻,叫他把芝麻从田里拾回来。”嫂子为难了,说:“爹爹,别的什么还可以拾,这芝麻你叫他怎么个拾啊?”“哎,要拾起来,还要丢到斗里。”包公没法,就到田里去拾。拾着拾着,又叹了口气睡着了。玉皇大帝又知道包公有难,就差了一批麻雀儿去帮助他去拾。它们把芝麻一粒一粒的都拾起来,却奏刚巧,包公醒过来,就把芝麻送回家了。老子一看,嗬,了不起!晓得老三决非凡人,将来一定能办大事,也就开始欢喜他,不再为难他,还送他去读书,取学名包拯,字希仁。

4、京剧脸谱人包拯。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著名的清官包拯(公元999—1062)在民间可以说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京剧里,他的脸谱属“黑色正整脸”(面部整个涂成黑色),象征着他有刚强的意志,不畏强暴,不媚权贵,不徇私情,被誉为“铁面无私”。两道紧锁的双眉表现他忧国忧民的心情;为了扶保大宋王朝和解除百姓的疾苦,不分昼夜辛劳工作,难得一展双眉。额上涂成白色的弯月,除表明他的品格像月亮般清新皎洁外,还根据传说表明他是“阴阳二官”,有日断阳,夜断阴的非凡本领。作恶之徒逃到阴间,他也能追究查办。包拯还被封为“阴阳学士”,也就是通阴阳、有学问的先生;可是因为加上了“阴阳”二字,朝野上下传开后,大家就认定他能“白日断阳,夜间断阴”。这是传说吗?其实在相关的公案武侠小说里并不是,因为在这些故事里,包拯其实是魁星下凡,也就所谓的“星主”,加之他的几件法宝,便也有了几次入阴间断案的描写。

包公额头上的”月亮”的由来?包公生下来皮肤比正常人的要黑,而且包公头上的月牙也不是什么胎记,这是因为包公的嫂子为了不让包公争夺财产,想害死包公,让年纪很小的包公去井里帮她捞首饰,正好撞在石头上弄出来的一个月牙形状的伤疤!

5、包拯为什么又被叫“包龙图”? 包公又叫“包龙图”,一般只有在小说和戏剧中见到。如明代小说《警世通言》,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一章,《铡美案》剧中,有“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唱词。 包拯在出仕后写过一首五言律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前四句讲的是他修身处世的原则和立志做国家栋梁的抱负;后四句是表示他希望国富民强,百姓能安居乐业,他要汲取历史上为官者的经验教训,作一个无愧于后人的好官。这首诗实际上成为了指导他一生行动的准则。 这故事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有关,说的是北宋真宗皇帝赵恒的妃子李宸,产下第六皇子赵祯,即后来的宋仁宗皇帝。然刘妃心生妒忌,与太监郭槐合谋定计,用死狸猫换出皇子并向真宗报喜,说是刘妃所生,接着诬说李妃生了个妖怪。刘妃遂被扶为正宫,李妃则被打入冷宫。 后来李妃逃到陈州(宋升为淮宁府,属河南)。真宗死后,仁宗赵祯继位。李妃被贬十八年后,有回包拯到陈州放粮,李妃闻知,向他伸冤。包拯问明原委,回朝密审了郭槐,取得了确凿证据,乃将实情禀告仁宗,赵祯很快就把母亲李妃接回皇宫。对此,仁宗非常感激包拯,亲自绘画了一幅包拯的半身像赐予包拯,以示褒奖。因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是龙的化身,故而仁宗皇帝绘的图画便称为“龙图”。 “龙图”不是可以随便乱挂的,仁宗就给包拯赐造一座楼阁,专供张挂“龙图”之用,称为“龙图阁”,也作为包拯的官府。后来,仁宗又封包拯为“龙图阁直学士”。自此,“龙图阁”就正式作为一种官的名称,包拯也就叫“包龙图”了。

6、包拯为什被称为 “包青天”?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在京剧舞台上,包拯是一个神、人合一的理想化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他有御赐的尚方宝剑和三口铜铡(分别为:龙头、虎头、狗头铡)不管是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庶民百姓,只要犯有罪行,他都有权处置。他身边还有一批武艺高强的侠客义士协助他惩恶扬善。在百姓心目中,他是正义和力量的化身。在包公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铡”:《铡包勉》、《铡美案》、《铡判官》。《铡包勉》写的是包拯的嫂嫂(也是包拯的抚养人)之子包勉作县官时贪赃枉法,包拯大义灭亲,将侄儿包勉依法处以极刑。《铡美案》写的是当朝驸马陈士美,隐瞒原籍家中已有妻小的真情,招为驸马。当妻子、儿女逃荒到京城前来寻找他时,他不但不认,还派人追杀妻子、儿女,欲掩盖真相。陈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告到包拯处。包拯不顾公主与太后的百般阻拦,毅然将陈士美用铡刀处死。在《铡判官》中,包拯为替屈死的民女柳金婵申雪冤枉,亲自下阴曹地府追查,终将私改“生死簿”,包庇真凶的判官张宏抓回阳间正法。 从这三出戏的故事不难看出,为什么一千多年来老百姓把这一历史人物称为“包青天”,而且至今仍把为官清正,执法严明的官员称为“当代包公”。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清官代表,包公的艺术形象历经元、明、清三代已基本形成,其后又被浓墨重彩的涂上了“法官”、“侦探”、“忠臣”和“青天”的几道大手笔,历史的真实与演绎的文化以不断变换的“脸谱”吸引着广大观众。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者对包公形象的描绘也各有侧重,它反映了当时儒家思想统治下的政治特点,也充满了平民、艺人及文人当时的生活情趣和想象成分。

包公

八、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1、朱说如何改名“范仲淹”? 北宋人范仲淹,以一篇《岳阳楼记》在中国文学史上芳名永存,而且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成了有识之士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座右铭。文如其人。纵观范仲淹的一生,他不仅是个文学大家、治军名将,理国名臣,同时也是个克己让人、豁达大度的君子。南宋大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朱熹对他推崇备至,认为他是一个杰出之才,在宋朝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朱老先生说:“天生人才,自足得用,岂可厚诬天下以无人?自是用不到耳。且如一个范文正公,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事不理会过。一旦仁宗大用之,便做出许多事业。”范仲淹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两岁时,父亲不幸病故,家中的生活失去了来源,无奈,母亲只好带着他改嫁到长山一姓朱的人家,他随之改姓朱,重新取了一个名字叫说,直到他参加科举考试时,用的都是朱说这一名字。曾巩《范仲淹传》则说:“仲淹二岁丧父,而母改适长山朱氏,故从继父姓。大中祥符八年登进士第,曰朱说。后丧母,服除,始复其姓,而改今名。”童年艰苦的生活使他奋发向上的志向得到了充分的磨练,由于他立有大志,身处困境求学之时,能超然于富贵、贫穷、欢喜、悲哀、称赞、诋毁诸等烦恼之外。然而过于艰苦的生活和超常的学习重压,还是严重地损害了他的身体。据《涑水纪闻》说,他在小的时候,就患上了脊背不能伸直的毛病。当时有一个名叫姜遵的谏议大夫,以刚直严明而著称。一天,范仲淹随众学友去拜访他,寒暄罢,客人都辞别了,姜遵却将范仲淹留了下来,并带进内室介绍给自己的夫人。他对夫人说:这位朱学究是个了不起的人,以后他不仅能当上显要的官职,而且一定能在世上留下盛名。这话传了出来,人们实在弄不清楚,姜遵何以对这么一位有病的青年给予这样高的评价。正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像姜遵这样慧眼识人的人,世间也不常有啊。功夫不负有心人。范仲淹一举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宋史本传称:范仲淹“举进士第,为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今安徽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当年的“朱说”究竟为什么更名“范仲淹”?其实很简单:既然回归范家,就要改姓为“范”,没有选择馀地;“仲”字是范家既定的辈分排行,他也别无选择;可供他选择的只有第三个字,馀地也很有限。因为宋人取名有一习惯:亲兄弟小排行常从汉字同一部首中选取。既然范家兄长仲温等取名从“氵”,那么他也只能从“氵”。“氵”部可选字甚多,让他最为满意的,应该就是这个“淹”。为什么?笔者猜想,因为这个字不仅内涵丰富,义兼褒贬,而且最能切合“朱说”的实际。一方面,淹迟、淹泊、淹没、淹留、淹滞、淹塞、淹蹇等等,最能反映他的坎坷不幸;另一方面,淹贯、淹通、淹识、淹博、淹该、淹雅、淹穆、淹华等等,最能代表他的志向追求。一字之选,涵义双关,兼顾褒贬,既可反映他的过去,又可代表他的将来,既可反映他的不幸,又可代表他的企盼,真可谓匠心独运,妙不可言。笔者并不否认,这里有可能受到了王通字仲淹的启发,但主要还应归结于他的睿智、博学和巧思。范仲淹一到任上,就马上将母亲接来供养。后来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给皇帝上了一折《改姓表》,说明了姓朱的原因,请求皇帝批准他恢复姓范。皇帝同意后,朱说才重新改名范仲淹。

2、范仲淹为何是是宋朝第一个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官员?在宋代,“文正”这个谥号是授予文官的最高等级。当初北宋名臣夏竦死后,朝廷计划给他的谥号是文正,但极为较真的司马光死活不同意,因为他认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夏竦还不配,最后还是改成了“文庄”。对于“文正”这种高大上的字眼,皇帝是不肯轻易给人的,整个宋代得到这个称号的也不超过10个人,据说范仲淹是宋朝第一个得到这个谥号的人。范仲淹是个特别忧国忧民的政治家!他心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伟大志向,整天表情严肃神情忧郁,他居庙堂之高,担心老百姓穿不暖吃不饱,处江湖之远,又担心皇帝胡作非为干坏事,可以说是进也忧,退也忧。钱钟书说,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但你看范仲淹的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范仲淹为何是民间外号最多的宋代政治家?他的第一个外号叫“范履霜”。 “范履霜”是范仲淹的外号。陆游《老学庵笔记》曰:”范文正公酷好弹琴,唯有一曲《履霜》,时人故号范履霜。”陆游《剑南集》中亦咏作:”酒仅三蕉叶,琴才一履霜。”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说,“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第二个外号叫“吃齑宰相”。范仲淹幼时生活极其艰苦,“日作粥一器,分四块,早暮取二块,断虀数茎,入少盐以啗之。如是者三年”。早上做了菜泡饭,冷冻成冰之后,划成四块来吃,后世便有了“划粥割齑”的美誉。后来范仲淹又得到了“小范老子”、“穷塞主”等雅号,没有一个是不好的,三起三落范仲淹,四贬四升文正公,为何得到了“三光”的绰号。这也说明了范仲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4、为何说范仲淹是边塞词的开创者?范仲淹后来改行做了武官,负责在西北和西夏人做军事斗争。在军事上,范仲淹不是个刺头,而是个老谋深算的战略家。他不会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更不会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采取积极防御政策,培养出许多像狄青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并训练出一支作战强悍的部队,为宋朝西北边境的安全立下汗马功劳。在西北戍边期间,范仲淹写下了一系列的《渔家傲》词,气势悲壮苍凉,意境雄健刚烈,开豪放派宋词的先河。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上之秋,战地风光万物萧瑟,不同于江南的绿意满眼繁花似锦,悲凉的胡笳伴随着长河落日,颇有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从写景来看,这首词已经突破了北宋早期花间词的窠臼,境界直白雄浑,仿佛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范仲淹五十岁开始军旅生涯,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即使是浊酒一杯,但是“举杯销愁愁更愁”,乡思犹如自己的影子,挥之不去。范仲淹虽有乡关之思,但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所以“燕然未勒归无计”。想到此,白发萧萧的将军和常年征战在外的将士们,不禁流下了热泪。范仲淹留存于世的词作不多,这首词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开启了宋代豪放词的新声。

5、范仲淹那么高的文采,为何唐宋的八位大家,却没有他的名字?唐宋八大家并不是他们这些人自封的,而是后来的人这样称呼他们,并沿用至今的。明朝初期的时候有一位叫朱右的人将唐宋时期的八位散文家改编成了一本作品集,称作《八先生文集》。这样的说法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其中的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时候主持古文运动的那些领导人物,这些人提倡发扬散文,给后世的文化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代表了当时中国古文发展的最高峰,他们在历史上对于中华文化和诗文作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说著名的“苏门三学士”苏洵,苏轼和苏辙。以及著名的“王曾”王安石,曾巩等人。范仲淹并不是古文运动的领导者,虽然范仲淹的文学作品丝毫不比这些“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差,可是关键就在于范仲淹很少的去参与这种古文运动,更多的只是安于自己的创作,和朝廷上下的大事情。“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是范仲淹的人生理想,但最终命运选择了他做良相。庆历三年,范仲淹被调回京师任副宰相,开始了他那一段在历史上被称为“庆历新政”的政治改革。这是一段极为短命的改革。改革主要从加强干部选拔管理、富国强兵和推行法制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主要包括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个方面的内容。任何一项改革必将损害权贵阶层的利益,特别是在加强干部管理、清退不合格官员方面,范仲淹砸了很多人的饭碗,引起了反对派的强烈反对。于是范仲淹被贬到河南邓州去喝西北风了,而他的支持者欧阳修、富弼也纷纷被贬,轰轰烈烈的改革灰飞烟灭。这是他最后一次被“光荣”,再也没有回到京城。这是范仲淹最后的时光了,他从邓州到杭州、青州、颍州,最后逝世于徐州。范仲淹虽然不是“唐宋八大家”,可他的《岳阳楼记》以及著名的《渔家傲》等都是著名的篇章,在我国文学作品中也是出类拔萃,名流千古。

岳阳楼记(网络图)

九、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改过二次名字的民族英雄状元文天祥。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二十一岁,成为状元郎,并由皇帝亲自改字为宋瑞。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文天祥小时候本名文云孙。其父文仪一生不曾做官,但嗜书如命,只要书本在手,就废寝忘食,经常一盏孤灯,通宵苦读。少年文天祥每天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接受父亲教育,然后写作、吟诗。 科举考试见证了文云孙的才气;同时,他的名、字都是科举考试的产物。1254年,18岁的他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同年中选吉州贡士。此时,文云孙改名天祥。两年后,文天祥到京师临安(今浙江杭州)参加科举考试。会试斩关,进入殿试。殿试时,他突然病倒了。如果错过此次机会,要等上三年;对于满腔热血的文天祥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于是,他带病赶到考场,像赶集一样,挤了进去。意外的是,他出了一身汗,顿时感到全身舒畅,头脑清醒;一看题目,居然是平时最感兴趣的“问天道人极”。于是,便如当今考语文考试时碰到平时写过的作文一样,略加思考便挥笔立就。事后,当时的考官王应麟称其文章“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天子宋理宗定名次,把文天祥取为一甲第一名,及当期“状元”。

文天祥为何又名宋瑞?文天祥原本姓文,他的“宋瑞”一名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赴京殿试时,考官把他的卷子列为第七名,理宗皇帝赵昀亲临集英殿阅读考生的卷子时,把文天祥的卷子提到了第一名。参与复审的著名学者王应麟在一旁称赞道:“这份卷子,议论卓绝,合乎古圣先贤之大道。文中表现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我为陛下得到这样的人才致贺!”卷子是密封的,拆开一看,考生姓名叫文天祥。理宗皇帝觉得很吉利,高兴地说:“天祥,天祥,这是天降的吉祥,是宋朝有瑞气的预兆。”文天祥也很喜欢理宗皇帝赐予的这个名字,于是,“宋瑞”就成了文天祥的又一个名字。

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为何被称为“宋亡三杰”? 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被称为“宋亡三杰”。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于是,他们中的领袖: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被称为“宋末三杰”。 《宋史·文天祥传》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1276年,宋国被破,文天祥曾和一批爱国人士组织过反抗,但由于宋国朝廷的腐朽,加之蒙古军队的强大,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后因元军偷袭,文天祥不幸被俘,曾用冰片自杀,但并未成功。忽必烈本就积极推崇华夏文明,对于南宋这个有名的状元郎也是非常的欣赏。有一次,忽必烈在朝会上说道:”各位爱卿,你们觉得南方与北方的宰相谁最有才啊!”大臣们回到:”北方的当然是辅佐过两代汗王的耶律楚材,南方的要数大名鼎鼎的文天祥了。”这时忽必烈苦恼的说:”这话是没错,但是听说文天祥浩气凌然,一身正气,想要使他投靠我们怕是有些难啊!”底下大臣们发话了:”陛下,人呐,都是贪生怕死的,您只要威逼利诱一番,并许之荣华富贵,他一定会俯首称臣的。”于是忽必烈便让人给文天祥传话:只要他投降,什么官位都可以。文天祥却铮铮傲骨,一点儿也不愿意投降。忽必烈不耐烦的说:”这种人,不识好歹,杀了算了!”旁边大臣连忙劝到:”陛下,还有一种法子,人都不是冷血动物,您多对他好一些,说不定,他就心软答应了。”忽必烈听从了这个建议,不仅将文天祥的牢房收拾的焕然一新,而且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他,但是,面对如此情形,文天祥仍不为所动,饭菜更是一点没动。后来,用了各种方式,文天祥还是没有一点投降的意思。他不为威逼利诱所动,写下悲壮的《过零丁洋》,其中的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成为千古名句。忽必烈终于坐不住了,他决定找文天祥最后一次谈话:”文先生,大宋都已经灭亡了,您又何必委屈自己呢?说实话,我欣赏您的才华,所以想请您留下来辅佐我更好的管理元朝,如果您答应,我可以答应您的一切不过分条件。”文天祥衣衫褴褛的站在朝堂下,一脸平静的说:”蒙古大汗,一位为了性命和富贵投降的人,您敢任用吗?别说这辈子我文天祥不会投降,下辈子也不会,我不会后悔自己做的一切,就算再来一次机会,我仍会拼了老命去反蒙!”忽必烈知道已经无法劝回这个固执的人了,决定处死他。

刑场上,文天祥朝南边跪了下来,拜了三拜,英勇就义。真正应了他所写的那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十、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尚存争议)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张氏名为“择端”,字“正道”。《礼记·燕仪》:“上必明正道以道民。”其名和字深刻地烙下了儒家思想的印记,可知其父辈对儒家的道德观念相当尊崇。

“翰林张择端”来历?金人张著的跋文: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卷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1186)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跋文首先称他“翰林”,这个“翰林”不是翰林学士院里的文官,而是翰林图画院里的画家。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宋太宗赵光义设立了翰林图画院,集中了知名的肖像画家、界画家和宗教画家。

《清明上河图》824人物都有姓名?800多年来,后人对《清明上河图》这一千古名画的研究,数不胜数。画中人物的服饰、路边的小吃糕点,甚至就连店铺的小杂货都被拿来一一推敲琢磨,只为还原当年汴京街头的热闹,解读当时的历史、背景、各种故事。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研究画中每一个人物的身份,甚至是姓名。历经十年,作者冶文彪通过各种史料研究,从画中蛛丝马迹出发,让这824个人物有名有姓地复活了,而《清明上河图密码》也让众多网友称奇。究竟画中人的姓名故事是否真有其事? 一条“《清明上河图》里每个人都有名有姓!”的长微博也在网络引发喧哗。网友大呼:“长这么大才知道画里每个人都有名有姓!我读书少,你别骗我!”作者冶文彪走入画中,从一点点蛛丝马迹中顺藤摸瓜,不但高度还原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还将《清明上河图》中824个人物全部复活。在书中,这幅巨作中的每个人都有名有姓,甚至有自己的身世。然而,究竟冶文彪笔下的这些人物,真实性有多少呢?人物的故事又有多少是可信的呢?虽然有众多历史考证作为依据,但是这毕竟还是一本推理悬疑小说,这些人物的还原究竟是否真的存在历史依据?“为了呈现尽可能真实的历史细节和人物对白,冶文彪潜心研究宋朝的世俗风貌、货币物价、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而对于书中所述,那些星罗密布般出现在虹桥四周的卖饼郎、跑腿、挑炭夫等都是眼线和细作的解读,也得到了一些历史研究者的认同。800多年来,后人对《清明上河图》做了N次研究,甚至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小吃糕点、店铺杂货都不放过,反复推敲琢磨。但是研究者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画中的这824个人物本身。这些人姓甚名谁?为什么出现在这幅画中?他们都有什么出身来历?当时在做什么?在画外又有什么样的命运?喧闹的虹桥,一抬轿子徐徐穿过,里面坐着的正是蔡京。而星罗密布般出现在虹桥四周的,卖饼郎、跑腿、挑炭夫等都是眼线和细作,他们或由金国杀手伪装,或是高丽派来的卧底,更有与北宋高官勾结的亡命之徒……《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千古奇局,祥和之中风雨欲来,贩夫走卒之间,埋伏着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人物。要解读这旷世奇局,全图“画眼”是才是破局关键。

《清明上河图》名字的由来?清明上河图的名字来自《后汉书·班彪传》,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唐朝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 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期、徽宗时代首都汴(biàn)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清明”二字是描绘当时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并非清明时节。因张择端是一位宫廷画家,他的画是为宫廷服务的。关于“清明”二字的来历有两个:一是张择端在进献画时为得到皇帝的赏识所以加上了“清明”二字;二是张择端在将画进献时并没有“清明”二字,只叫“上河图”。因宋代喜欢粉饰天下,所以皇帝看到画上的繁荣景象,在“上河图”这个名字的基础上加上了“清明”二字,是为“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 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而“上河”中的“上”是方位词。当时开封城市人口近百万,所有人的口粮就靠汴河、蔡河进行漕运,这两条河对于汴京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地图上汴河居北,处上位,故称上河。所以这幅画是描绘清明盛世中上河一段的景色。

《清明上河图》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者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清明上河图》因其独特性和知名度,从一幅画的名称变化成为形容词。例如市井繁华景象,就常用“清明上河图”来形容。如清代蒙古族人崇彝记载北京道:“三月初一至初五日,为东便门内南河沿蟠桃宫庙会。沿堤摊棚林立,百戏杂陈。自崇文门以东至此三里之遥,车马喧阗,人烟杂沓,有《清明上河》风景。”清代满族人震钧在北京东便门内太平宫也看到:“地近河堧,了无市聒。春波泻绿,堧土铺红。百戏竞陈,大隄入曲。衣香人影,摇颺春风,凡三里余。余与续耻菴游此,輙叹曰:‘一幅活《清明上河图》也。’”清代苏州名胜狮子林,“每当春二三月,桃花齐放,菜花又开,合城士女出游,宛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也。”甚至在南国广州,也有其名气:“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舟……又曰大良龙凤船,舟极华丽,设轮而转,作鞦韆戏,仿彿《清明上河图》所有,尚为升平盛事。”画卷犹如一首优美的交响曲,起伏跌宕,动静结合,长而不冗,实为作者长期深入生活而最终形之于笔墨的艺术结晶。此图最为珍贵之处在于它详尽地记录了当时的真情实景,与文献记载大多相符。明代李东阳在《清明上河图记》中这样写道:“所谓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而笔力简劲,意态生动,隐见其殊形,向背之相准,不见其错误改窜之际。殆杜少陵所谓‘毫发无遗憾’者,非昼想夜思月累岁积不能到,其亦可谓难矣。”《清明上河图》早已不再是一副图画的名称,而是风俗画和长卷的代称,甚至成为市井繁华的别称、形容词。作品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中国姓氏、姓名和起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