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人会更招蚊子叮咬?

文/洞察新科技

在夏季的诸多困扰里,蚊子绝对是其中之一,而在与蚊子对抗的过程中,人们发出最多的天问无非就是:蚊子为什么会咬人类?又为什么一些人会更招蚊子叮咬?对于这个问题,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耗时5年培养出脑子会“发光”的蚊子后,终于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目前研究已经被发表在Nature上。

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蚊子会通过人和动物身上的气味来区分二者。比如,人类的汗液本身是没有味道的,但汗液被皮肤微生物代谢后会产生特殊的气味,这些气味可能是蚊子寻找、定位和叮咬人类的关键线索。

而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不仅人与人之间的气味相差非常大,就连动物和动物之间的气味也各不相同。研究人员通过收集人类和动物身上的气体证实了这一点:在不同个体之间,产生气味的化学分子成分含量截然不同。

当然,蚊子能够分辨个体之间气味不同的基础是,蚊子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要知道,蚊子自带着两根看起来毛绒绒的触角。这些触角上有几千个嗅觉感受器,让蚊子能准确区分出不同的气味。与此同时,在蚊子的“脑子”中,存在一个专门处理气味(嗅觉)信号的脑区。这个脑区中有大约60个叫做“嗅小球”的东西,每个嗅小球处理的都是不同的化学分子信号。

基于此,研究团队构建出了特殊的转基因蚊子,它们的大脑,比如初级嗅觉脑区的嗅小球会在被激活时发出荧光,这样就能观察哪些神经元在接收气味时被激活了。随后,研究开始测试不同化合物暴露下蚊子大脑的反应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气味会激活不同组合的嗅小球。但在众多嗅小球中,只有两个嗅小球参与了筛选人类气味过程。其中一个嗅小球会对包括人类气味在内的许多气味产生反应,可以引导蚊子朝着气味方向前进;而另一个嗅小球则只对人类产生反应,但对其他哺乳动物气味反应微弱。这种组合下,蚊子会义无反顾地奔向人类。

而这种嗅小球会对两种特殊的分子格外敏感,癸醛和十一醛。这两种分子在人类气味中会高度富集,而在哺乳动物中则比较少。我们的皮脂和代谢决定了这一点,也让我们成为了埃及伊蚊的吸食对象。研究人员通过人为地合成两种分子的混合物,在送至风洞中之后,蚊子同样会开始启动寻找宿主的行为。

因此,理论上来说,如果有些人代谢物中葵醛和十一醛特别多的话,就很容易成为蚊子的目标。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洞见科技之新,察觉科技之势。

  
(1)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