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中的“华”究竟是指夏朝哪个部落?

大禹在东方九夷部落的辅佐帮助下,成为王位的继承者,成为仅次三皇五帝的王者,九尾白狐代表的东方九夷部落功不可没。要寻找代表华夏文明代表的夏朝国都,应在战国末期的楚国境内与东方九夷部落范围内去寻找,才能尽早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形成起始的夏朝国都。

(作者:赵辉)对于华夏民族的称谓,来源于4000年前的夏朝,是毫无疑问的。但对于“华”所代表的氏族,却有各种说法,没有明确的结论。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第六》中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九尾狐是东方九夷族的婚姻神(同时也是图腾神),其“九尾”乃是王者的标志和子孙繁盛的象征;也有人说九尾狐代表东夷部落联盟由九个部落组成。

九夷是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江苏、安徽一带的部族的泛称。古时谓东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云: “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疏:“东有九夷: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更、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论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书中也均提及九夷。“九”并非具体数目,只表示众多之义,如《尔雅·释地》中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之说。郭璞《尔雅注》云:“九夷在东”,泛指中国东部夷人。

九夷是对古代东方九种民族的称谓,亦指其所居之地。《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何晏集解引马融曰:“东方之夷有九种。”明袁衮《远游赋》:昔孔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

《秦策》云,楚包九夷,方千里;《魏策》云,“楚破南阳九夷”;李斯上始皇书云,“包九夷,制鄢、郢”; 是九夷之地,南与楚接。《淮南·齐俗》篇云,越王勾践“霸天下,泗上十二诸侯皆率九夷以朝”,是九夷之地,东与十二诸侯接,而鲁为十二诸侯之一,故此言齐并九夷与鲁卫也。……今本之北夷,乃九夷之误,而不得以山戎当之也。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

《左传》定公十年载,孔丘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

从以上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个观点或结论:

1、 九夷是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江苏、安徽一带的部族的泛称。

2、 “楚包九夷,方千里”九夷的范围完全在后来战国末期的楚国境内。“九夷之地,南与楚接”“九夷之地,东与十二诸侯接”也就是说九夷地区在吴楚争霸时期位于南面的楚国与北面的十二诸侯国之间。

3、 “楚失华夏”说明华夏地区也完全在楚国境内;华夏地区位于楚国与北方的诸侯国之间,为楚国与北方诸侯国反复争夺的区域。

4、 大禹建立的夏朝或者说华夏王朝,是在九尾白狐的助力下,实现“来宾为王”;“我造彼昌”是说以涂山氏族为代表的九夷部落造就了大禹夏朝的昌盛。

那么,在《涂山氏歌》里出现的九尾白狐,是不是以神话的方式,代指以涂山氏族为首的九夷呢?两者好像有这种对应关系。

九尾狐是东方九夷族的婚姻神,是东方九夷族共同的崇拜神,以九尾白狐在诗歌中作为东方九夷部落的代指,应符合诗歌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有前代学者观点认为九尾狐代表东夷部落联盟由九个部落组成。因此,在《涂山氏歌》中,通过对九尾白狐的描述,突出九夷部落在大禹继承大统王位中的作用,是完全符合九夷族人的心态,也符合诗歌的表达方式。这就形成一个基本结论:九尾白狐是《涂山氏歌》诗词对东方九夷部落的代指。

九夷部落,一般认为为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其中“玄”本义是赤黑色,这样九夷中有四夷为四种色彩,如果用一个字来代替、表达九夷,那么用“华”字,能不能充分完整地表达东方九夷呢?好像并不冲突、牵强、附会。

大禹在东方九夷部落的辅佐帮助下,成为王位的继承者,成为仅次三皇五帝的王者,九尾白狐代表的东方九夷部落功不可没。在后来的华夏王朝统治时期与后来的夏朝灭亡后,东夷部落支持与维护华夏地区的安定,形成“夷不乱华”的局面,就在情理之中。这样,大禹建立的夏朝,在前面加以“华”字,体现东夷部落的“我造彼昌”,让“华”与“夏”的地位同等高贵、同等重要,不是更能体现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繁荣王朝吗?

在距离“禹会诸侯”东北15公里左右,距今7300年的“双墩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螺蚌壳等,种类繁多,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画符号和泥塑艺术品。其中的泥塑艺术品与陶器碎片,含有混合均匀的蚌壳粉末,闪闪发亮,为陶器增添了华丽的光芒,让人印象深刻。这种特殊加工的华丽陶器,是否是其他部落对涂山地区部落的特殊印象,而形成了对涂山地区部落的“华”的代称,需要深入探讨。

因此,通过以上史料的分析、比较,所形成、指向的华夏王朝在楚国境内,与东夷部落有着紧密关系,是和涂山地区代表东夷九族有着重要关系。要寻找代表华夏文明代表的夏朝国都,应在战国末期的楚国境内与东方九夷部落范围内去寻找,才能尽早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形成起始的夏朝国都。(作者:赵辉)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诗经古文研究,欢迎阅读!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