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派他领兵抗敌,他自比诸葛亮自信心爆棚,不料却失败国亡

皇帝派他领兵抗敌,他自比诸葛亮自信心爆棚,不料却失败国亡

话说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政权传到了二世孟昶这里,国力虽不甚雄厚。但这时候的中原正处于常年战乱之中,而孟昶又不是个喜好征战的二代皇帝。所以孟昶在位期间,后蜀还是得以休养生息,人民也得以有了近三十年和平安定的日子。

2

然而后蜀必定偏安蜀地,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安定后,中原几个朝代打来打去也最终有了定数。此时中原的大权跑到了后周大将赵匡胤手里。后周的两代皇帝,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都是很有作为的皇帝。在这两位皇帝手中,本来被战争弄的积贫积弱的中原却也逐渐变得兵强马壮、国富民强起来。历史到了赵匡胤陈桥驿兵变,篡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北宋后,中原王朝在后周的基础上,在赵匡胤手中继续向前发展。北宋的统一战火,烧着烧着就烧到了后蜀国门。其实后周的时候,后周世宗柴荣就曾发兵攻打过后蜀,并且取得了绝对性胜利。那时候孟昶就已经有意想靠拢后周了。但由于柴荣没太理会孟昶,再加上柴荣英年早逝,所以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到了赵匡代周,他继续沿着后周的战略进行未完成的统一战争。其实赵匡胤或许本没打算急着灭了后蜀。只是后来赵匡胤的统一战火烧到了后蜀国门,这时孟昶才又开始着急起来。为了阻挠赵匡胤的统一战争,孟昶就派内官孙遇带着蜡丸密书走小道去北汉,想联络北汉结为同盟。但怎奈孙遇还没走到北汉,就被北宋边吏给捉住了。因此,赵匡胤才决心讨伐后蜀。

面对赵匡胤的讨伐,孟昶派出大臣王昭远等率兵抗敌。但没曾想王昭远是个语言上的巨匠,行动上的矮子。这王昭远原本出身贫苦,早年为了生计曾投靠一位僧人知諲做了一名侍童。后来孟知祥入蜀,请僧人到府内用餐。知諲也在其中,当时王昭远也一同前去了。那时候太子孟昶刚刚入学(上学),可能孟知祥觉得王昭远这孩子聪明伶俐,所以就将其留了下来,侍奉在太子孟昶左右。

因此,王昭远原本寒微的人生也发生了逆转。孟知祥去世后孟昶即位,王昭远被任命为卷帘使,后来官至山南节度使。毕竟和孟昶是一同成长的,所以王昭远更容易受到皇帝的爱戴。不过在后蜀的皇宫里侍奉孟昶多年,王昭远的个人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于是北宋伐后蜀,后蜀危难之时孟昶便派王昭远顶了上去。当时为王昭临行前,孟昶意味深长的跟王昭远说:国家就拜托卿了。而王昭远如此深受皇帝重用,当时也是一腔热血,自信满满。当时孟昶命宰相李昊等在城外为王昭远等后蜀将士饯行,酒酣耳热之际王昭远手拿铁如意,镇定自若的指挥后蜀大军的儿郎们。

王昭远甚至还自比诸葛亮,牵着李昊的胳膊说:我此行不仅是抗敌,带着这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就是攻取中原也是易如反掌。不知道李昊有没有相信,也不知道孟昶后来是否听说了王昭远酒后狂言。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王昭远酒后所言是十足的大话,是吹牛。因为王昭远出征后,三战三败,后来狼狈逃窜到了利州。王昭远先是用火烧毁了桔柏津的桥梁,而后派部将守在了剑门关,他自己却逃到了别处躲了起来。尽管孟昶寄予了王昭远厚望,但王昭远确确实实让孟昶失天下之大望了。因王昭远的失败,后蜀没多久便成了北宋的囊中之物,而孟昶父子也纷纷投降了北宋成了赵匡胤的臣子。后蜀自此,历经三十多年灭亡了。

而王昭远尽管战败后一逃再逃,但后来还是被宋军活捉了。后来王昭远被押送到宋都汴京,非但没被杀还被任命为了左领军大将军。直到970年去世。而孟昶父子在北宋也均得善终。历史上纸上谈兵的将领不少,但读了王昭远的这段更觉得啼笑皆非。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每天推送不一样的历史资讯。

  
(2)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