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美食知多少,从徽州人的饮食习惯来了解徽州臭鳜鱼

说到安徽美食不得不提徽州臭鳜鱼,走进徽派主题酒店,这一道徽菜经典广受欢迎。臭,在中国人的文化传承中并不见得是一个好词,更多的是带着强烈的贬义,如:“臭味相投”,“臭不可闻”、“臭名昭著”等等都是骂人的话。那么臭鳜鱼是如何受欢迎的呢?这就得说说安徽人的饮食习惯了!徽州人的饮食习惯总结起来就六个字,重油、重色、重味。

重油:徽州地处山区,所谓“开门见山”并不是夸张之说。在古代,驻守徽州本土的徽州人,除却读书的、儿童、妇女,但凡可以下地耕作的农人,大都是带足干粮后,晨曦出门,夜幕而归,这样高强度的体力劳作,需要有耐住饥饿的饮食特色,从而成了重油的习俗。

重色:徽州地处山区,食材虽然遍地可取,但季节性很强。驻守徽州本土的徽州人相比于外出经商的徽州人,更注重菜的色泽,而色泽是能勾起人的食欲的,所以徽菜多红烧。

重味:徽州人重味,在力求保持食材本身鲜美的同时,尽可能的向辣、咸靠拢,目的就是使得菜肴可以更好的下饭。

徽州人除了饮食上的重油、色、味外,还喜欢腌制食材。

徽州地处山区,光线足,雨水多,食材采集一旦过量容易腐烂。在古代没有冰箱,没有防腐剂的情况下,怎么办呢?

徽州先民们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采取了用盐腌制食材的手法,如腌火腿,腌鱼,腌鸭蛋,腌白菜等等,尽可能地在食材的防腐上动脑筋,以保证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到来年的又一次食材防腐轮回。

在这里,盐就成了徽州人最畅销的防腐材料(可以理解徽商四大行业中,盐商为啥占据第一位了吧)。

在徽州传统的腌制菜系中,刀板香(徽州火腿)就是腌制食品中的佼佼者。今天大家到黄山地区旅游,乡下农户的屋子外墙上悬挂的火腿,就是徽州人一代代对食物虔诚的传承,也是徽州饮食习俗的见证。

臭鳜鱼的横空出世,是鱼贩们(往徽州本土贩运商品,明清两朝基本上是徽商自己)采取了徽州人特有的腌制手法,满足了徽州人的味觉需求,符合了徽州人对食材防腐的需要。

这一点,也是臭鳜鱼能在徽州扎根的根本原因。来安徽吃地道徽菜。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发现美好生活,了解徽派美食~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