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财产权受到侵害,权利人通常无权请求赔礼道歉

——赔礼道歉的适用范围、条件和方式

【原创】文/汐溟

赔礼道歉作为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通常只适用于著作人身权受到侵害的情形,若单纯是著作财产权受到侵害,法院通常并不支持。因为“一般认为:纯粹侵犯财产权利的行为只会造成著作权人经济上的损失,通过判决侵权人支付相应的损害赔偿金就可以使著作权人获得充分救济,因此,不宜要求侵权人承担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司法实务中,存在大量的因改编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财产权受到侵害而主张赔礼道歉却最终未能得到支持的案例,造成这种结果主要由被侵权人对赔礼道歉适用范围的错误理解导致的。其实,“赔礼道歉是对人身权受到侵害的一种救济方式,主要由侵害人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受到侵害的一方致歉,但该项民事责任的承担有着明确的承担主体及实施对象。”赔礼道歉有其独特的适用范围、条件与方式。

赔礼道歉的承担主体仅限于侵权行为人自己。若侵权行为是自然人但已经逝世,则该责任并不会转由其继承人承担;若侵权行为人是法人且已经注销,就算有新法人承继其责任,但赔礼道歉因具有高度的人身专属性而不能由其承继者承担。在这个意义上说,“侵权行为人”应作狭义、严格的理解、限定。

2019041009424959

赔礼道歉的实施对象只能是作为自然人的作者。法人不能作为赔礼道歉的实施对象,因为“法人”只是法律上拟制的“人”,既不会因为侵权行为而导致心理创伤,也无需以赔礼道歉的方式来恢复自我评价以维护人格尊严。当然,法人的著作人身权受到侵害导致其商誉评价降低,可以适用消除影响的救济方式。

2019040816490247

继承人不是赔礼道歉的实施对象。因为“著作人身权由作者专属享有,作者去世后,其继承人并不继承取得著作权中的署名权等人身权利,仅对该些人身权利进行保护。”而且,“作者已经去世,如判令向作者赔礼道歉已无履行可能,而侵权行为并不会导致继承人人格或精神受损。”所以,在继承人提起的侵害作者著作人身权之诉中,法院对其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一般都不予支持。

2019040816161580

侵权行为人侵犯著作人身权时的主观状态应是“故意”,若仅是“过失”,则通常不会适用赔礼道歉。较为典型的案例是谈笑靖诉北京市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等著作权纠纷一案。该案中,谈笑靖是文字作品《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又名《见与不见》)的作者,某出版社不但未经许可使用其作品,还将其错误署名为“仓央嘉措”。但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并不支持谈笑靖要求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理由是:鉴于目前研究仓央嘉措及其作品的出版物较多,争论较大,又有《读者》等刊物将涉案作品署名为仓央嘉措在先,故涉案图书将《见与不见》文作为仓央嘉措的作品具有客观原因,该认知错误非被告自身所能避免。可见,若行为人侵权并非基于故意,而是出于过失,则可免于赔礼道歉责任。

2019031311451527

一个著作人身权侵权行为,只能判处一次赔礼道歉。因为侵权行为人“在公共传播上赔礼道歉一次已经足以弥补受侵害人在精神权利方面受到的损失、足以消除影响”,多次判处赔礼道歉实无必要。

赔礼道歉的形式通常是法院于判决中要求侵权责任人在规定的时间里以书面形式向受侵害人赔礼道歉,致歉内容应经过法院核准,逾期不履行,法院将在媒体上登载判决主要内容,所需费用由侵权责任人承担等。

2019040816165456

赔礼道歉的内容通常是对侵权事实的客观承认,而非内心愧责的表达。法院审查致歉内容,也仅仅是审查侵权责任人是否如实陈述侵权事实,对于内心的状态通常不予强制要求。

(版权所属   汐溟版权律师)

                                                                                                                                                                        

①王迁著:《著作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26页。

②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3)云高民三终字第116号。

③④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3)沪一中民五(知)终字第51号

⑤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1)东民初字第5321号

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7)穗中法民三终字第54号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汐溟版权律师,传播电影版权知识,分享电影版权经验。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