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高血压误区,条条致命

成年人血压≥140mmHg和/或90mmHg就是高血压,无论年龄。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2%,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2.7亿人,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

一、高血压的一般知识

成年人血压≥140mmHg和/或90mmHg就是高血压,无论年龄。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2%,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2.7亿人,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

高血压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全国每年有200万人死于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而且6成以上的冠心病人、8成以上脑梗病人、9成脑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压史。可以说,高血压是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所以,正确认识高血压并严格的控制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何时启动降压治疗,血压降到什么目标?

2018年新出台的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没有变化,但体现了早期强化降压的理念。相比上一版欧洲指南,新指南对于血压目标的控制更加严格,建议大多数患者在能耐受的情况下血压目标值应降到130/80 mmHg以下。

对于治疗时机的推荐更加积极,多数患者(所有2级和3级高血压,以及1级高血压高危患者都应该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即使是正常高值者 (130~139/80~89 mmHg),如果为合并心脑血管病的很高危患者,也可以考虑进行药物治疗;对于65~80岁之间的健康老年患者,只要能够耐受,血压在140~150 mmHg之间也应该开始药物治疗。

在新版指南中,对高龄老年人的降压治疗不再保守,老年患者启动药物治疗的阈值和治疗目标均降低,重点考虑生物学年龄而非实质年龄,如果患者能耐受治疗,则年龄不是限制因素。

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控制高血压,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该改善生活方式,但药物治疗无疑是主要措施。

高血压起始用药包括ACEI类(普利类)药物、ARB类(沙坦类)药物、CCB类(地平类)、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等。

二、高血压治疗中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人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
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所以,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误区二: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问题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恢复正常,可以不用药。除此之外,应该用药治疗。
误区三:开始不能用好药

治疗感染不能首选高级别的抗菌素,因为一旦耐药,便无药可用。这是由于细菌有对抗药物的能力。
降压药作用的对象不是细菌,而是受体,不会出现类似抗菌素耐药的情况。
所谓的好药,不但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有保护作用。所以选择降压药,哪个好,就选哪个,而且开始就用好药。
误区四: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误区五:血压越低越好

收缩压最好维持在110~140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
同样的道理,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之间。
误区六: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对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
临床普遍使用心痛定(硝苯地平)舌下含服紧急降压,目前认为是不合适的。除降压过快外,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误区七: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

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
除非新品种上市,而新药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考虑换药。
误区八:降压药有副作用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但FDA批准的原研药(进口药)相对很安全。如果按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
不要因噎废食,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

免责声明:该自媒体文章由实名作者自行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内容由作者自行担责),且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秒送号Miaosong.cn立场,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投诉 · 举报作者与内容]

「作者 · 档案」
定期分享养生、美容等健康常识~

  
(0)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泰山乡朕
    泰山乡朕 2019年1月11日 20:33

    生了这么多年,身体也弄出毛病了,只好养养,颐养天年了。

发布